明代嘉定之朱鹤(字松隣)、朱缨(字清父,号小松)、朱稚征(号三松)祖孙三人相继以刻竹著名,形成“嘉定竹派”,他们都擅长书画,所刻古贤佛像山水花木章法新颖,用刀如笔,逸趣横生,成为文房清玩(图412)。清代嘉定刻竹名手又有吴之璠、封锡舜、封锡禄等人,封锡禄还善刻桃核舟,康熙时曾一度召入官廷供职,他们的刻工都转向工细,颇受名流称赞。
明代以刻竹享有盛誉的还有南京的濮澄。濮澄字仲谦,活动于十五世纪,他善于选用天然竹根,利用其屈曲自如的特点加以雕镂,“勾勒数刀便与凡异”,以风致浑厚古雅著称,被认为是“金陵竹派”的代表。
竹雕风格具有古朴和精妙的特色,题材又适合文人趣味,常制成笔筒等,雕者多具文化修养,有的本人就是文人,因此成为登上大雅之堂的工艺。同样性质的还有制砚、制墨及诗笺刻印等,也都出现了很高水平。
综观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中,工艺美术各门类随社会的发展在各时期出现不同特点。明初永乐以迄宣德时期,在元末动乱之后逐步恢复生产,工艺美术上承宋元之质朴而渐有新貌,景德镇之甜白瓷和青花瓷,北京果园厂的雕漆、宣德炉等都具有代表性。其后日趋华丽,乃有掐丝珐琅及斗彩瓷器之发展。特别是十六世纪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商品经济活跃,手工业发达,工艺美术追求精致华丽,陶瓷中的彩绘装饰和彩色釉大大丰富,丝织品花样繁多色调绚丽,文玩及特种工艺生产展现盛况。北京官廷作坊人材荟萃,苏州、扬州、南京、杭州、景德镇等有悠久的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及雄厚的技术力量,加之科学的发展和这些地区,特别是陶瓷丝织业中涌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推进了产量提高和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此时的瓷器、锦缎、金、银、铜、玉工艺、漆器螺钿、竹木雕刻、仿古器物以及文玩等都达到很高水平。装饰图案也花样翻新,除几何纹样缠枝花卉外,接近绘画的山水、人物、花鸟描绘在工艺上逐渐增多,吉祥寓意的题材也日益流行。清王朝初期征服全国的战争,曾破坏了社会经济,工艺美术也一度出现萧条,但随着康熙以后经济上的逐渐恢复,手工业又发达起来,质量和数量也渐渐超过明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工艺品务求质地技术之精良,陶瓷、织锦、缂丝、玉雕等传统产品展现新成就,画珐琅、玻璃器、象牙雕刻技术上也达到很高水平,在某些工艺中还对西方艺术有所吸收。有些作品在追求富丽精致中却明显地流于纤弱细碎,而民间工艺的一些作品却显示了健康的风貌。清代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上进一步交流,各民族的织绣,雕刻、金属等工艺也得到发展。清同治光绪以后的工艺虽仍沿袭康熙乾隆时的传统,然国力日衰,甚少创造,由于帝国主义侵略,使不少传统工艺陷于一蹶不振的境地。
明清工艺美术对近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些传统产品和精致的技艺需要继承与发展。因此,区分其精华与糟粕,总结历史经验,研究优秀技巧,可以为今大的工艺美术创作和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标签: 明清时代 工艺美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