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家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趣闻 > 中国书画家故事

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法国授予她国家金质奖:潘玉良


作者:陈转丽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在所有居住海外的中国人中,潘玉良有“三不”。一不谈恋爱。二不加入外国藉。三不与任何画廊签约。从这“三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子对爱情、对自己国家、对艺术的忠诚。她不违背自己的初心,以赤子之心待自己的爱人,待自己喜欢的艺术,待薄凉自己的国人。

  她曾是一个妓女,但更是一位画家。

  生前,法国授予她国家金质奖,法国文化教育一级勋章,荣获比利时金质奖……

  西方美术界给了她肯定,给了她各类殊誉,然而,她的作品故土难容,这是她一生的遗憾,究其原因,因为一个特殊的身份,国人对人体艺术的不理解!

  一、误入青楼,巧遇善人

  如果父母没有早亡,她纵然不能锦衣玉食,却也可以不受屈辱。然而,事实是父母早亡,她被吸食鸦片的舅舅卖给青楼……

  十六岁的她,出落得算不上等之姿,身材高挑,脸庞宽大,眉毛如弓,厚唇常常紧闭。或许,因为不出众的容貌,她没有早早遭受摧残,只是给头牌姑娘做婢女。

  她十七岁时,芜湖商界名流设宴,为海关监督潘赞化接风洗尘。(实质是收买潘赞化,为他们行方便)她被请来唱曲助兴。或许,积压了太多委屈,或许只为唱自己的心声,她选择了古调来唱。“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哀怨凄怨的歌声,唱出了她最显眼的那道伤疤,她,用歌声诉说着自己无奈而凄凉的身世……在座的潘赞化同情姑娘不幸的遭遇。当夜晚,她被留下来,细细讲述了自己的身世……

  潘赞华早年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和陈独秀办过报纸,参加过推翻清王朝的运动。他为人刚直不阿,一身正气。商人们见潘赞化并不为他们办事,便拿她说事,说潘赞化沉迷花街柳巷,与妓女纠缠不清。污水泼向潘赞化,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娶了她做第二房。虽然他们的婚礼只有陈独秀夫妇参加,但她依然身心怀感恩……她改姓夫姓潘,叫玉良,只为感谢救她的恩人!(很多时候,人们也叫她张玉良。)

  他尊重她,他曾为她写过这样一首诗“原是冰肌洁白身,玲珑心曲本天生。漫言埋没无颜色,一出污泥便可人。”潘赞化对于她的品性是欣赏与认可的!

  二、丈夫支持,学习绘画

  婚后,潘玉良通过潘赞化,认识了上海美术专校的老师洪野,常常看他画画,时间久了,她就开始自己临摹……洪野看了潘玉良的作品,大为惊叹。他认为潘玉良有过人的天赋,玉良乃荊山之璞,稍加雕琢,便可光彩夺目。

  在丈夫潘赞化的支持下,玉良开始了专业学习绘画,准备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潘玉良的绘画,果然是出类拔萃的,美术专校的校长刘海粟看了,也连连称赞。然而,考试过后,录取名单上却没有潘玉良的名字。

  原来,校长刘海粟在学校首次开设了西方人体绘画,而潘玉良则是有过青楼历史的女子。当时,国人对模特、裸体画根本无法接受,再加上潘玉良是妓女出身,一时间,攻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流言蜚语一下子传开了,什么人体绘画,什么艺术,画裸体画,妓女也能进校学画,简直大伤风化……教导主任迫于舆论压力,不敢招收潘玉良。

  校长刘海粟知道后,他不想埋没此等人才,潘玉良的潜质,他是清楚的。于是,他顶着舆论压力,亲笔一挥,招潘玉良入校。

  潘玉良入校了,系统学习绘画知识,这机会来得可不容易。然而,由于国人的偏见,模特架不住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少,甚至没有。对于人体艺术,没有模特,如何学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潘玉良经常蹲在澡堂里,仔细观察,记在脑子里,回家临摹……更多的时候,她会自己在镜前观察裸体的自己,画裸体的自己……

  来自学校的各种议论从没少过,同学总是扒拉她过去在青楼的那点事,扒拉她现在身份……她除了画画,可以自己掌控,其他的没有办法。

  三、出国深造,获各项荣誉

  陈独秀和潘赞化来往,发现了潘玉良在国内的尴尬处境,就鼓励潘玉良出国深造……

  1921年,潘玉良考取了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习,并获得国内的留学资金。1923年,考入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1925年考入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学习,1926年开始学习雕刻……她的画开始受到国外人的重视,画的价值不菲……

  1927年,潘玉良的画《裸体》获意大利国际美术展览会金奖,五仟意币……

  在国外学习期间,丈夫潘赞化给予了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潘良玉不敢也不能忘记,她时刻惦记着自己的爱人还有祖国。

  1940年,法国巴黎沦陷于纳粹的铁蹄之下,曾一度,潘玉良移居郊外,卖画为生……但买得的钱,除了供自己生活、画画以外,还寄回祖国,用于抗日,其爱国之心由此可见。

  潘玉良海外学习生活期间,她日思夜想着她的爱人,她的祖国,她曾一度想着学成回国,为她爱的人和国家付出自己的热情,然而,事与愿违。

  四、在国内遭非议,凋零异国

  在所有居住海外的中国人中,潘玉良有“三不”。一不谈恋爱。二不加入外国藉。三不与任何画廊签约。从这“三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子对爱情、对自己国家、对艺术的忠诚。她不违背自己的初心,以赤子之心待自己的爱人,待自己喜欢的艺术,待薄凉自己的国人。

  1928年,她回国第一次办画展,国人没有注重她的画,而是依然关注她妓女的身份,让她伤心离去。1936年,她的那一幅《人力壮士》,明明是对抗日的支持,却被某一观看者卑劣理解。画中男性健美,充满力量的躯体,被他解读为是一个妓女对嫖客身体的赞美……

  如此等等,潘玉良受到的屈辱,不亚于当年在青楼……她想留在自己的祖国,自己爱的人身旁,然而,不能……

  她,走了,不得不去。她去了异国他乡,与她的艺术在一起,这一去,就是一生!

  金质奖,勋章,高级荣誉……各项荣誉纷沓而来!

  异国与她的是艺术上的理解,承认,与她,是人格的尊重。她,辛勤的作画,画,给与了她各项荣誉……

  然而,异国给不了她爱的人,给不了伤害过她却依然忘不掉的祖国。

  1977年,潘玉良,这位伟大的画家在他国离世,带着对爱人,对祖国深深的怀念……

 

  【作者简介】陈转丽,教师,笔名,墨染古韵,喜欢码字。 





上一篇一块藏了913年的诗碑 一段米芾的风流韵事

下一篇关良:一位被忽视的二十世纪大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