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我国三大平原指的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三大平原都位于第三阶梯上。
东北平原,广义上又称松辽平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大部分与内蒙古的一部分,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部分。位于大兴安岭以东,长白山脉以西,小兴安岭以南,辽东湾(属渤海)以北。在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达35万平方千米,被誉为“黑土地”。
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漫长而寒冷,气候冷湿。冬夏之间季风交替。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中国总产的三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甜菜等。主要城市有沈阳、哈尔滨、长春等。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分为海河平原、黄河平原、淮河平原三部分,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华北平原西以太行山脉为界与黄土高原相接,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
处于我国腹地,跨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的1/5。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济南、郑州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但不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彼此有山隔离,以长江相连。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等部分组成。位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主要由长江冲积而成,经济发达,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河网密布,水量充足,交通便利,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我国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个比较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最大,华北平原次之,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但是自改革开放至今,三大平原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东北平原由当初的老大,到现在的没落,只用了二十年时间。长江流域则厚积薄发,发展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他们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工业调整、经济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1、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总面积大约35万平方公里,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合而成。代表河流是松花江、嫩江、辽河,代表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
东北平原的优势是,面积广阔、土质肥沃,易于发展规模化农业和工业。矿产资源丰富,易开发。
但是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地广人稀,发展第二、三产业的人口不足;地理位置明显不如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气候寒冷,且时间长,不利于开展生产,难以吸引到全国的劳动力资源。
2、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总面积大概31万平方公里,主要由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组成,由黄河、淮河、海河共同冲积而去。
华北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平原广阔,城镇众多,工农业发达。毗邻勃海、黄海,海陆空交通发达。
华北平原分布有我国首都北京,还有天津、唐山、石家庄、保定、济南、徐州、郑州、开封等众多工业城市,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华北平原唯一的短板,是比较缺水,尤其是北部的京津冀城市群。
3、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总面积大约18万平方公里,由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组成。
长江是我国的最大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水量丰富、支流众多,通航能力大,沿江有众多港口。主要支流有汉江、湘江、赣江、乌江、嘉陵江、岷江,流域面积广阔。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农业、渔业发达,被称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代表城市,有我国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还有苏州、杭州、常州、南通、镇江、无锡、合肥、南昌、长沙、武汉等众多发达城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所以成为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也成为了我国的经济中心。
上一篇: 张家口白河(张家口白河源头在哪里)
下一篇: 巴郎山海拔多高(巴朗山海拔多少米)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 2001 zhsh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华书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