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黄山是我国有名的风景区,在安徽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带,整个山脉从东北向西南伸展,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跨歉县、太平、休宁、夥县四县。山中峰峦迭起,云雾绦绕,怪石峥嵘,奇松高耸,自古就以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唐代诗人李白形容黄山的雄伟瑰丽,写出了这样的诗句:"黄山四千仍,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菌召金芙蓉。......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回溪十六度,碧悼尽晴空。"我国名山各有特色,像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衡山烟云、庐山飞瀑、雁荡怪石、哦媚佛光,这些奇山秀色,黄山都集于一身。难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游览了黄山以后,其他山就不在话下,可以不必涉足了。
黄山为什么有那么多奇特的景色呢?这要从黄山的形成及自然条件来寻找答案。
在距今2亿到2亿8千万年,黄山曾是一片海洋。到距今1亿3千万年的时候,岩浆侵入到地壳内部,生成花岗岩体,这就是隐藏在地壳内部的黄山的胚胎。后来,这个地区的地壳不断上升,覆盖在黄山的胚胎上的沙石逐渐被风化剥蚀,使岩体像竹笋冒尖一样,露出地面,成为幼年的黄山。在地壳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黄山山体又发生过断裂和陷落,形成了许多悬崖峭壁。以后,风和流水这些大自然的"雕塑家"又对黄山不断进行剥蚀和冲刷,才使黄山逐渐演变为怪石林立、岩壁峥嵘的奇特地貌。
巍哦黄山,号称七十二峰,其实重密叠蟑,大小山峰不胜数计。最高的莲花峰海拔1841米,是我国东部少有的高峰。其他如云涛索绕的天都峰,怪石林立的石笋峰......相互争奇,无不令人赞叹。还有那峰嵘的怪石,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如猛虎下山,有的如猴子观海,有的如梦笔生花,把黄山点缀得绚丽多姿,景色万千。
黄山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气候凉爽宜人。从海上来的暖湿气流,受到黄山的阻挡,升向高空,遇冷凝结,使这里每年有200多天笼罩在云雾之中,年降水量高达3200毫米以上,黄山云海变幻无穷,每当日出之前或阴霾天气,登上高峰,只见漫无边际的云朵势如潮涌,滚滚白云近在身边,伸手可握;高山尖峰宛如惊涛骇浪中的点点岛屿,时隐时现,唐代诗人白居易用"山在虚无镖缈间"的诗句,来形容想象中的海上仙山,其实拿来形容黄山的云海,倒是十分贴切。
黄山地区气候温湿,植物种类繁多,从低到高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有的黄山松从海拔800米左右就可看到,多数分布在海拔
1200~1300米的地区。它们多在石缝中立脚,依势生长,给人一种刚毅挺拔的感觉。驰名中外的名茶"黄山毛峰"深受人们喜爱。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里的植物资源得到开发,每年要调出大量的林木用于国家建设。
黄山之美,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中外游客所向往和陶醉。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因为传说古代的黄帝曾在这儿修身炼丹,所以取名叫黄山。
黄山风光,举世闻名。这儿著名胜景有2湖、3瀑、23溪、72峰。许多人都认为: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哦眉的清凉,黄山都兼有了。难怪人们称赞说:"天下名景集黄山。"陈毅元帅把黄山赞为"天下第一山"。
古往今来,黄山以雄伟秀丽的景象,吸引了中外无数的游人。人们赞美黄山有四绝:怪石、奇松、云海和温泉。组成黄山山体的是花岗岩。这种岩石在亿万年风雨侵蚀下,形成许多险峻的山密、陡峭的绝壁和各种各样的巧石。这些奇形怪状的山石,或者蹲伏在山顶,或者突立在山巅,有的像人,有的像物,非常形象逼真。黄山的松树生命力极强。它能在悬崖峭壁上生根,生出强壮的树干,形成各种美丽的树冠,获得了"迎客"、"送客"、"蒲团"等美好的名称。黄山的云雾特别多。云雾来时,汹涌澎湃,淹没了山石和低矮的山恋。只有那更高的莲花、天都等山峰屹立在云海之中,像一座座海岛,景象十分壮观。黄山脚下有一眼温泉。它不但水温高,水量也大。终年喷涌,无色无味,可饮可浴。
此外,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轩辕黄帝在黄山温泉洗澡后,白发变黑,返老还童,所以这温泉被赞美为"灵泉"。又传圣泉峰下有一块"醉石",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儿喝酒听泉,不知不觉醉倒石上。这些传说,使黄山奇丽的风光更染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叫人一心向往。
上一篇: 我国最危险的火山(长白山火山会喷发吗)
下一篇: 黄山属于哪个山脉(黄山属于什么山脉)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 2001 zhsh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华书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