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教育百科

反向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所谓“反向教学法”是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方法来说的。它是由已知的结果,推出问题产生的过程,再推导出问题的原因的一种教学方法。反向教学设计提倡从“终点”,即所追求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出发开始设计活动,要求教师在确定了所追求的结果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再具体设计活动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偶尔使用反向教学法,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提高学生遗传解题方面具有独特的妙处。下面谈谈本人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反向教学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首先,反向教学法能很好地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生物复习课中,先提出生物现象、结果,再去探寻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入复习的内容。这样能最快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励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复习遗传的物质基础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提出问题“人吃了猪肉为什么不会长一块猪肉,吃牛肉为什么不会长牛肉,而是长的人肉”“同一草原上,牛吃草后长牛肉,羊吃草后长羊肉,为什么呢?”。这些问题能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急不可待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时老师就可以慢慢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从而引申到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其次,反向教学法在高中复习难点内容时,具有另辟奚径、柳暗花明的功能。在高三复习生物知识时,由于种种原因,涉及到初中要理解的内容时,或多或少都会有点问题。例如,在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容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外界的氧气等是怎样到达脑细胞的,很多学生一直无法真正理解。在正常教学之后,可以用反向教学法加深理解。从脑细胞开始,脑细胞的正常生活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怎样来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到哪里去了?以细胞需要什么最终会产生什么为引线,另辟新径,能更好地理解内环境中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又如,在遗传中,果实的发育和遗传也是一个难点又是重点内容。但是果实的发育过程在初中讲过后,高中没再叙述,对学生理解果实的遗传带来比较大的困难。若是按正常的发育顺序教学,耗时长,效果不好,这时用反向教学法,从果实的结构中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由什么发育而来入手,逆向推导,那么对果实的遗传可以起到很好的理解。反向教学法对这些难点内容提供了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思维方式去理解同一内容。这样既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适应各个个体之间对问题思考的差异,同时加强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反向教学法在解题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对于某类问题经常做错,或做题速度太慢,可能是理解不对位,方法不适合。例如,有一年的质检题:用下面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用甲乙两装置,甲中的一个烧杯加入NaOH溶液,另一杯中加入酵母菌溶液;乙装置是对照组,只是把甲中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观察U形管中右侧液面变化。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十六字英语教学法”让学生会学习

下一篇数学课堂好板书的特点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