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目前的当代艺术市场是被所谓的几个艺术“大腕”垄断的市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目前的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着市场份额分级现象,这种现象还会维持多久?这种分级现象是推动还是阻碍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它的存在有什么特殊意义?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艺术市场?
编者按:目前的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着一种大家默认的现象,即市场份额分级制度,市场好象一座金字塔,市场份额被金字塔顶端的人占有或者左右,这个即我们本期提出的市场份额分级现象。把目前的这种状况放在美术史当中,它有什么样的特殊作用?经济危机把市场带入了寒冬,我们该如何冷静面对市场,为艺术市场找到新的出口?
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 高文漪
金融危机对艺术市场的打击是最好的教科书
从普遍规律上说,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大腕”现象,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影响或者引导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艺术市场当然也不例外。从现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程度上来说我个人认为是利大于弊的,但垄断是不可取的,因为一旦垄断,佼佼者或者引导者就变成了这个行业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任何艺术家、画廊或者拍卖公司成为“大腕”都不是偶然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必定在某个方面有过人之处,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有效地将其放大和发扬了。重要的是要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并且行之有效地去深化和发展它,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和空间。
中国的艺术市场不是一项政策或者一部法律的颁布就能让它健康健全起来的,就像中国的楼市和股市一样,必定要走过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收藏从客观结果上是可以带来可观收益的,因此才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才能形成市场,我觉得对于收藏总要走过“投机—投资—收藏”这样一个过程,投机失败后必然会带来冷静的思索,为投资和收藏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投机的不断出现必然导致一次次失败,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打击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一次洗涤和沉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也是必然的。投资和收藏将变得越来越理智,也是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市场体系的必经阶段。
艺术史学家 吕 澎
每个人都需要有牺牲精神
在过去几年,有不少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非常高,这里有市场的原因,但是,那些“天价”艺术家的艺术的确是90年代以来重要的艺术史文献。他们的作品之所以给人一种“垄断”的印象,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持续高价的事实。如果有新的杰出的艺术家出现,他们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就会改变这个印象。
直到今天,中国当代艺术也没有成为人们普遍理解的艺术,进入教科书需要时间。尽管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经济也获得了发展,我们的体制改革仍然非常滞后,旧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还根深蒂固,这样,国家资源还远远不能充分地用于中国当代艺术,所以,单单依赖于还没有制度保障的市场将使当代艺术的发展受到影响。不过,大势已定,随着时间,当代艺术的发展将会出现“风起云涌”的态势,当代艺术在市场的地位将根本不是问题。
进一步地推动体制改革,应该是推动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很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新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导致的。就此而言,前面的道路还比较漫长,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有牺牲精神,为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艺术市场尽可能地做出自己的努力。
大趋势画廊公关经理 庄国琳
唯有具有美术史定位的作品才能流传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