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纽约苏富比秋拍会上张晓刚的早期作品《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和另一件作品《血缘:同志》分别以2372.31万元和2071.635万元成交。当代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疯狂”刺激了画廊纷纷开业,北京798、草场地、观音堂等地就聚集了大大小小上千家画廊。日前,记者在2008艺术北京大型展览的采访中发现,急速发展的中国画廊业急功近利追求经济利益的风气十分浓厚,一、二级市场次序颠倒,本身作为二级市场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却“越俎代庖”,挤压着作为一级市场画廊的空间,加上国外画廊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使得许多画廊开业不久就“关门大吉”。
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爆导致画廊激增
就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几乎还是一片处女地,画廊更是寥寥无几。到2003年,短短十几年时间,各种来历和背景的画廊大量涌现出来……尤其是2007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出现井喷行情,一批画廊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一项统计数字公布的结果,截至2008年,全国画廊初步估计已超过5000家,绝大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北京aye画廊负责人晏青认为: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火热主要是由拍卖公司的当代艺术品拍卖带动的,很多艺术家、投资商正是看中了当代艺术品生机勃勃的市场前景,于是纷纷投资画廊。中国画廊走入正轨也就两三年的事情,当代艺术的火热发展带动了画廊业的兴起,并且逐渐与国际接轨,国内的收藏家和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当代艺术。
那么谁在开画廊?著名策展人、偏锋新艺术空间艺术总监王新友告诉记者:早期的中国画廊几乎都是外国人在中国开的,如香格纳画廊、红门画廊等;接着是热爱艺术的艺术家自己开画廊,然后是收藏家开画廊,主要是90年代中期以后,原先的艺术收藏家转而开始创建画廊的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时“潮流”。譬如,上海的赵建平及其创办的“艺博画廊”,北京的李国盛及其属下的“环碧堂”等等。这些画廊的主持人,由于具有金融、投资、贸易等行业背景与专业知识,因此其影响力以及具体操作的层面,皆能够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而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现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资本投资画廊,比如一些房地产商、资金雄厚的企业。
画廊倒闭缘于急功近利和缺乏研发能力
据统计数字表明,在全国5000多家的画廊里,只有1/3盈利,1/3持平,还有1/3在亏损。目前全国经营比较好的只有100多家。北京画廊有上千家,其中有40%~50%的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20%~30%在100万元~300万元,10%~20%在300万元~1000万元,10%超过2000万元,只有个别过一亿元。上海的近千家画廊中,有10年历史的已剩下不多了。
王新友计算了他的画廊一年的运营成本至少需要800万元,“我们的画廊目前正在研发投入阶段,收入还无法满足支出,但这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我坚信再需要3-5年,中国的画廊业格局势必会大洗牌。那些没有研发能力和持续投资能力的画廊,就会被市场淘汰。”
晏青向记者解释了一些画廊“昙花一现”的原因:不了解的人认为一间房子摆些艺术品就是画廊,但看似简单的画廊其实成本很高,因为画廊需要资助与自己合作的艺术家策划大型的展览,甚至去国际上参展(一个展位就需几十万元),这都会产生高额的运输费和参展费,还需做大量的广告宣传和推广活动。而这些投入在几年内或许根本就没有明显的经济回报,但投入却是源源不断的,所以有些急功近利的投资商就会撤资,于是最初“红红火火”的画廊瞬间就关门大吉了。这样的例子在国内经常出现。而国外的画廊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