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艺术天价做局”的谎言被戳穿,成为媒体上最初的一点火星之后,加之金融风暴适时的到来,冲洗去了中国当代艺术界原本带着反叛色彩而显得高尚的包装,得到金钱资本“高抬”的一些艺术品的价格又重重落到了地上。评论家罗伯特·休斯曾经说:艺术残存的作用“就是要作为投资的资本”。当资本撤了,或者说资本犹豫了,那么,中国艺术界的寒冬是不是就此降临?在风潮中应运而生的那些画廊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
循序渐进、以学术带动创作
当代艺术对价格轰动效应的依赖如影随形,在这个什么都行的文化中“先锋派”这个术语的意义已经荡然无存。但采访国内最活跃的影像艺术家汪建伟时,并没有听到他大谈艺术市场和价格的问题,与邱黯雄聊天的时候,也没有听到关于艺术市场的只言片语,每年26场国际展览的杨福东更忙于新作品新风格的构建。他们只不过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以学术带动创作条件的成长,而不是一条价格暴涨的道路。
即将举行的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上,杨福东和杨振中依然会是上海香格纳画廊的主打明星艺术家,作品以影像和行为表演为主,不会有当代油画。“我们想安静一些。”1996年就入驻上海的香格纳画廊主人劳伦斯说。相比较去年瑞士巴塞尔博览会上申凡的霓虹灯作品一件卖出10万欧元的价格,今年的美国之行,确实相对安静了很多。
劳伦斯透露,杨福东的作品价格在两三年之内的浮动并不大,杨如今签约的纽约画廊的经纪人早在1989年就曾经历过这样的市场泡沫,他以自己的切肤之痛警告过劳伦斯,“价格不要上得那么快,每年翻上两倍的价格非常可怕。”
艺术不是稳定的商贸活动
艺术品不是每天必须买的面包,不是每时每刻必须呼吸的空气,所以艺术品交易也不是一项稳定的商贸活动。
刚在上海汾阳路上开设中国分号的美国著名JAMES COHEN画廊透露,纽约切尔西已经有十分之一画廊关闭,因为西方财政年度的结算以3月底为界限,到明年3月,将有三分之一多的画廊关闭。
上海画廊集中区域莫干山路50号按照惯例,房租每年上涨10%,今年,M50的主人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春明粗纺厂明确表示,明年不涨房租,甚至可能还要跌一点。莫干山路已经有一些艺术工作室陆续搬出,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南汇大东方画家村为艺术家提供的两年免租期的信息,对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同样身处莫干山路50号内的爱普生影艺坊背靠打印机主业,属于不盈利机构,也不进行作品买卖,但是寒冬的感觉依然在其周围弥漫。越来越少的预算,周围几个艺术家的工作室陆续迁出了莫干山路,“暴涨的价格让中产阶级以上的那些人买不动这些画了。”影艺坊馆长王峻说。
入住莫干山路了两年多的东篱画廊有台湾和香港的资金背景,画廊主人说:“今年有6-8场个展和联展,比去年还多一点,与明年持平。”展览和艺术家的选择是画廊最重要的部分。因为金融风暴,收藏家变得保守,欧美收藏家更保守,不管是哪一个类型的收藏家,选择艺术品都更审慎。“当代艺术品不是那些简单政治符号的拼贴,而是用现代的艺术语言来创作。好的艺术家价格不会上下波动得非常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