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教育百科

国内外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姚如艳 黄磊 付梦垚 张雅琪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發展,校园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建设校园文化成了各高校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对国内外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校园文化的概念、内容、功能、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文化认同;精神文化

 

一、国内校园文化研究进展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校园文化的涵义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 年代初期,1986 年4月在上海交大提出校园文化建设,之后便形成了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浪潮。校园文化有广义、狭义与介于两者之间的涵义理解,广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办学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外显文化与隐性文化。例如王少安、周玉清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文化主体与客体在人类已有的文化基础上长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王冀生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理解主要有课外活动说、氛围说、第二课堂说、规范说等。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价值理念、心理氛围、审美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等。例如张德、吴剑平在《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一书中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育人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社会观、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的学风、校风、教风,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二)校园文化的内容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容,有“二层次”说,王民、张瑞金等将校园文化形态划分为物质性形态和非物质性意识形态。有的提出三点论:1992年郑学军提出校园文化应包含物质文化、秩序文化、精神文化3个方面;有的提出四点论:赵晓认为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除此之外,张启春、张学云在《对校园文化建议的几点思考》中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基本层次”的说法,一个中心: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个基本层次:心理层、制度层、物质层。还有近来把校园文化分成六大类的探索,包括文核、文脉、文思、文质、文成和文景。笔者认为大部分对校园文化内容的划分都可遵循四点论。

(三)特征与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校园文化特征和功能的认识学者们都大致相同。校园文化的特征有继承性、时代性、多元性、动态性、规范性等。校园文化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控制功能等。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者们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阐述,可大致归为以下几类:第一,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主义严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举办社团文娱活动,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比起天天贴标语、喊口号、做好“面子工程”等,实际行动才是关键。第二,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不明晰,甚至呈现庸俗化。很多学校自身对建设校园文化目标不清晰,也没有内化到师生中,校园文化单一且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致使自身文化也渐渐衰退,毫无特色。第三,特色校园文化同质化,创新力不足。如今的校园文化活动千篇一律,缺乏对本校特色的深刻理解,被很多学校用过的创意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加之西方文化的冲击,如何结合中国特色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焕发创新能力亟待解决。

(五)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学者们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议,主要是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类。例如在软件建设上,宋向华提出要突出以校训为灵魂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建立体现人性化的校园制度、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张建国提出要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打造校园品牌来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胡长春、洪倩湄认为:高校可依托校园网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譬如可在网上开设强国论坛、时事之窗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来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二、国外校园文化研究进展

最早以文化角度研究大学校园文化的学者是西班牙的加塞特,1930年,在他出版的《大学的使命》(中译)中提到:“大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文化的继承、传递与教学,他强调大学是通过广博的文化教育培养人才。”

比起物质设施,日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注重“以文化人。”它们注重人的精神需求,注重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颇具文化气息,校园内的生态建设也很有“天然亲切感”。例如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创始人大隈重信办学的终极目标是“世界的道路通向早稻田”,早稻田大学最早吸收欧美的学术文化,向亚洲各国开放门户,吸收各国留学生,注重开放性与交流性。没有正门的“无门之门”,却给人一种值得深思的观念,对早稻田大学的学生恰是一种独特的隐性教育。

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时间、空间等各种便利条件,也为学生的社团活动提供指导和财力支持。例如哈佛的教育思想不仅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也重视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学校还会组织各种社区服务。1932年,美国学者沃勒正式提出“学校文化”的概念,他认为:“校园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它规范和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青年一代的文化,以学生为主,另一个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以教师为主,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美国吸收借鉴了不同国家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并和自身实用主义哲学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带有鲜明特征的校园文化。美国学者哈罗德的《校园里的多元文化》主要是以校园中的多元文化为基础来研究美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美国学者们多把校园文化界定为: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指导高校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为认识理解校园内外一些事件、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

英国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平等与包容,重视人性化教育,学风严谨。例如剑桥大学的每个学院都有一个护士,会给入学新生在第一学期做一个初次检查,平时也会为学生提供健康方面的信息和建议,有很多的医疗站。校徽图形中间是类似讲台的图形,其中有眼睛的图形,预示学校慧眼识英雄的作风。

 

三、总结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相对国内来说,国外校园文化更加注重人本身,注重学术交流,注重为学生活动提供指导与支持,这对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了解国内外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案例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该独立自主、为我所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史洁.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85.

[2]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

[3]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4]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戴超.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思考[D].南昌:南昌大学,2009.

[6]赵晓.文化强市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思考[J].才智,2019,(5):196.

[7]张启春,张学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23-25.

[8]姚文忠.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J].学校文化建设专稿,2017,(23):3-5.

[9]怀雪玲,贾晓云.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7,(22):175-176.

[10]王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5(Z1:364-366.

[11]颜素珍.论校园文化建设[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59-62.

[12]宋向华,张学书.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3,(S4):30-32.

[13]张建国.大学精神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0,(15):16-17.

[14]胡长春,洪倩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10,(10):99-100.

[15]张静,路佳,丁泽国.国内外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综述及评价[J].校园文化,2015,(24):214-215.

作者简历:

姚如艳(2001年2月-),女,大连大学文学院本科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文化建设,

黄磊(1983年12月_),通讯作者,男,辽宁鞍山人,汉族,大连大学旅游学院教师,讲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邮箱:304676383@qq.com,

付梦垚(2001年6月_),女,大连大学旅游学院本科生,旅游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张雅琪(2002年9月_),女,大连大学旅游学院本科生,旅游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1年度大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大连大学为例”(编号202111258032)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部分中学校训

下一篇国际著名大学校训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