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李梅 整理
原标题:故宫六百年鉴赏?|历代名迹里的大暑清凉:槐荫,高卧与山居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节气。“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古人在这一节气前后,不仅民间有饮伏茶、烧伏香等消暑良方,在历代书画中的高士、文人也不乏消暑之法。他们或长夏掩关、澄怀静坐,或槐荫高卧,或取前贤法书名画、碑帖尺牍,时一展观,怡然终日而不知倦。
值此庚子消夏之季,“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故宫六百年鉴赏”系列本期特别呈现两岸故宫所藏历代名家笔下的“消夏”图。他们中大多是寻幽独行的高士,或放浪形骸之外,醺醺然不胜杯勺;或隐于重山之中,凝视潺湲,若有所思。在宋人《柳荫高士图》中,乾隆题诗有:“柳荫高士若为高,放浪形骸意自豪。设问伊人何姓氏,于唐为李晋为陶。”
宋 《柳荫高士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柳荫高士图》
宋人 《柳荫高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为一棵古柳树,树干虬曲刚劲,枝叶繁茂。树下一翁,美髯飘忽,袒胸露腹,头戴葛巾,赤足席地而坐。坐前有一幅展开的手卷,酒樽满盈,浅斟轻酌。表面上看此翁双目聚神,凝视手卷,实则已是眼饧耳热,醺醺然不胜杯勺。据《石渠宝笈》记载,该作品为素绢本着色画,左方下有孙承泽印,右方下有北平孙氏印,左边幅有棠村审定、蕉林二印。只知为宋人之作,相关的背景则无从查考。清乾隆皇帝对《柳荫高士图》十分喜爱欣赏,在画上御笔题诗云:“柳荫高士若为高,放浪形骸意自豪。设问伊人何姓氏,于唐为李晋为陶。”乾隆帝说,这位高士如是唐人就是李白,如是晋人便是陶渊明。但是从葛巾、柳树、酒樽等服饰和环境看,应是五柳先生陶潜也。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
南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
南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炎炎夏日里,一处槐荫下,一高士平卧榻上,上衣半解,袒胸露乳,闭目酣睡;榻边一条案上摆着香炉、蜡台、书卷等物品,可能高士睡醒后在此读书赏画。本幅无款,标签题王齐翰作,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第一册。
南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人物、床榻、条案、文房清玩刻画人微,极富艺术表现力。在笔墨上,行笔飘逸柔美、气韵清新优雅,人物和背景勾勒细致,烘染细腻,体现了画家细致的观察力和深厚的绘画功底。
宋 《纳凉观瀑图页》
宋 《纳凉观瀑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印。对幅清朝乾隆皇帝题七言律诗一首。钤乾隆内府诸收藏印。《石渠宝笈续编·干清宫》著录。
宋 《纳凉观瀑图》页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此页绘清溪一湾,溪畔水阁掩映在蓊郁的翠树秀竹之中,背景峭壁坚崚,飞瀑如练,溪流急湍击石,清波拂岸,充满着夏日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水阁之中一高士白衣袒胸踞席而坐,凝视潺湲,若有所思。整幅不用界尺,粗笔徒手绘水榭,人物、树石、建筑颇有生拙之趣,极具文人画气息,是“意笔楼阁”的早期作品。
南宋 《九成避暑图》页
南宋 《九成避暑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上一篇: 甘肃天水伏羲庙发现罕见彩绘古建《山海经》神兽图
下一篇: 胡旋舞石刻墓门:记录了一段很炫的舞蹈|石刻
标签:
【相关文章】
书画名作赏析丨恽寿平的《瓯香馆写生册》 清新洒脱
【古画里的中国】看画赏景 寻觅一份夏日清凉
书画名作赏析: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潘天寿的荷花图
《十面灵璧图卷》贵在哪|十面灵璧图卷
鉴赏:宋画山水小品中的梁楷风貌
下雪时古人在做什么?寒江钓雪图(画雪景、雪景山水图)
打开《清明上河图》 亲历北宋城市生活现场
秋分之美:壁画里的山水与稻田 已悄然入秋(敦煌)
胡旋舞石刻墓门:记录了一段很炫的舞蹈|石刻
历代名迹里的大暑清凉(水墨名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书画名作赏析丨恽寿平的《瓯香馆写生册》 清
书画名作赏析: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潘天寿的荷
下雪时古人在做什么?寒江钓雪图(画雪景、雪景山
宫廷里的 解暑地摊——明佚名《夏季货郎图》
马远的局部之美,清妙淡远,诗意盎然
蓝瑛色彩之王《白云红树图》
《游春图》展子虔·隋
李苦禅《盛夏图》
《人骑图》赵孟頫·元代
傅抱石国画作品欣赏
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吴昌硕花鸟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石鲁作品赏析
赵之谦——菊之“植”觉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
马远《十二水图》赏析
吕凤子作品赏析
甘肃天水伏羲庙发现罕见彩绘古建《山海经》神
冯超然作品赏析
拂拂红香 满镜湖——《蒲塘秋艳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