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术报 作者:刘晓丹
徐冰 鸟飞了 装置作品 亚克力数位刻字 2001年(2017北京保利秋拍 成交价:690万元人民币)
装置艺术在国内市场一直比较低迷。从雅昌艺术网的国内装置艺术拍卖记录看,中国装置艺术家作品拍卖超过100万元的总计41件,作者包括徐冰、黄永砯、谷文达等重要艺术家,其中最贵一件是徐震的《玩》,勉强超过1000万元。与以曾梵志、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周春芽等为代表的当代油画相比,价位相当“低廉”。当代油画排名第41位的作品成交价为3000多万元,其中最贵一件是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成交价合人民币1亿4千多万元。显然,装置艺术和当代油画的价位相差不止10倍。
就作品本身而论,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装置艺术的当代性、学术地位以及艺术价值,并不逊于当代油画。2006年11月,中国嘉德拍出首件超过百万元的中国装置艺术品(成交价为231万元),但同月张晓刚的《天安门》在香港佳士得的成交价为1800万元,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北京保利的成交价为2200万元。从那时起,国内装置艺术的成交价一直比当代油画落后大约10倍。
装置艺术在世界范围非常活跃
与国内市场低迷相反,装置艺术是世界范围内最活跃、最时髦的艺术门类,欧美不少其他艺术门类因为搭装置艺术的便车而身价倍增。
杰夫·昆斯 气球兔子 104.1×48.3×30.5cm 不锈钢(2019纽约佳士得 成交价:折合人民币6.26亿元)
2013年,杰夫·昆斯的《气球狗》在纽约佳士得以5840万美元刷新在世艺术家的世界拍卖纪录。今年5月15日,其《气球兔子》在纽约佳士得以9107万美元成交,合人民币6.26亿元,超过此前大卫·霍克尼《艺术家肖像》创造的9031万美元纪录。虽然在雅昌艺术网与《气球狗》类似的多件昆斯作品被归在雕塑中,但装置艺术是对现成品进行改造,或对现成形态媒介进行装配置放,昆斯始创于20世纪80年代的气球系列尽管使用了不锈钢材质,其视觉效果以及创作原型,明显是现成日用品的模拟、挪用和复制,具有更强的装置艺术属性。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作品,是班克斯的《女孩与气球》。
《女孩与气球》本来是一件布上绘画,但班克斯在画框中植入了碎纸机,并在该画以100万英镑落槌后,启动碎纸机将其切碎。对切碎的画作,竞得者仍愿意正常付款。事件发生后不久,我为《美术报》撰文称之为“艺术家与艺术品市场的一次巧妙互动”。虽然该作品的成交价在拍场只排名第14位,也不及2008年在美国拍出的班克斯的另一件作品,但由于它在拍场上由一件普通绘画演变为装置艺术,不仅在伦敦拍场引起不小波澜,也吸引了中国业界的广泛关注。毫无疑问,其市场价值已远超过100万英镑。
改变国内低迷情况
改变装置艺术在国内市场的低迷状况,必须从买家的需求着眼。
艺术品买家的第一个需求是收藏需求。相比绘画,装置艺术作品(特别是大型作品)对保管、运输、陈列、维护等的要求更苛刻,所以除了极少数藏家,大部分收藏者对之望而却步。买家的第二个需求是消费需求。多数装置艺术展览可供普通观众消费的,基本是其展示环境,而不是作品本身。第三个需求是金融需求,含融资和投资需求。前些年中国画市场和油画市场火爆,实际是由金融需求拉动,包括利用艺术品形成的礼品市场,以及艺术品价格上扬趋势形成的投资市场。
针对以上需求,可采取三方面营销策略。一是将装置艺术作品小型化,或者使大型作品拆解后仍能保持相对独立,以便于收藏、携带、交割。这一点,昆斯的《气球兔子》是很好的榜样。二是衍生品开发,通过设计和推广原作的衍生品,不仅可以满足大众化消费需求,还可以扩大原作的知名度和传播范围。这一点,当代艺术和古代艺术都做过有益尝试。三是谋求与商业融合,目前国内美术馆观众不多,让装置艺术走出美术馆,融入各类人气旺盛的商业环境和商业项目,成为商业体系中的艺术事件,可以事半功倍。这一点,班克斯是最好的借鉴。
艺术品只有便于流通,并且持续流通,才能形成不断增长的价格,进而具有金融属性。这是所有高价艺术品必备的特征。国内很多装置艺术家一直保持着创作活力和思想深度,比如近日徐州艺术馆举办的《沿途的秘密——马平艺术展》上,作者在作品中对时间、生态、生命、情感、女性身份等问题表达出许多独到见解,其中大型装置作品《食器时代》呈现出非常深厚的历史维度。希望中国装置艺术,特别是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能够通过恰当的营销策略,得到更多的市场追捧、实现艺术和市场的双赢。
(作者为艺术市场专家)
标签: 市场 装置艺术
- 丈夫是混蛋,她独自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临终不知儿子已壮烈牺
- AI绘画完成民国才女陆小曼未尽稿,AI人机共创画作首拍落槌价
- 时尚能成为下一波旅游业增值的强劲动力吗?
- 古代中国瓷器是如何赚到全世界的钱
- 15秒生成一幅图,AI会抢了插画师的“饭碗”吗?
- 遇见未来:2000年以来的中国新绘画
- 数字藏品火热“出圈”,为何背后有人“埋怨”?
- 抢购99元,卖出4.8万,数字藏品的「造富神话」能否继续?
- “文化数字化”新政出台 数字藏品发展喜中有忧!
- 书画界乱象:遍地大师,漫天第一!
- 【半月谈】反腐高压叠加需求不足,“泡沫”被刺破后的书画业
- 疫情之下,全球艺术展的“春季之变”
- 现代艺术如何成为了美国中情局的冷战武器
- 浅谈战汉高古玉的不同艺术表达力
- 文创 不断拓展新边界(解码·文化市场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