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明清时代工艺美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当突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都直接影响和推进着工艺美术的发展。
明清皇家对工艺美术的制作设立了专门机构,明代有内廷作坊,清代设造办处,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还没有织造衙门,聚集了不少能工巧匠,在制作上不计成本,务求精美,大量生产宫廷和官府需要的高级豪华工艺品。具有相当规模的私人手工业工厂和作坊也大量涌现,明代时景德镇瓷窑约三千座,其中民窑占多数,清乾隆时南京的织机多达三万台,工艺品产量不断增加,行销于国内外。为了竞争,在品种上更是“巧变百出,花色日新”。
明清工艺美术中相当数量的产品是适应皇室贵族和富有者的需要生产的。如: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明果园厂内廷作坊制作的雕漆、华丽的掐丝珐琅,江宁苏杭织造局的锦缎,造办处的精巧玲透的玉石、象牙雕刻……这些极为豪华精致的工艺,但是后来由于单纯追求技巧的精细奇绝和用料的珍贵,往往流于造作繁琐,失去了刚健清新的格调。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明清官僚富户中也流行着收藏高级工艺品的风气,嘉靖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严嵩被抄家,据《天水冰山录》中记载其财产中高级工艺品即达上万件,占其全部财富的相当数目,其中纯金器皿三一八五件,玉器八五七件,古铜鎏金器一一二七件,珍宝器玩三五五八件,还有大量金钡镶嵌锦绣珠玉古籍书画等,品类之多,花色之繁,搜刮之富,数量之巨都使人吃惊,可见豪华工艺品在官僚贵族生活中的地位。文震亨所著《长物志》详尽地分门别类记述对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品的要求和审美趣味,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对工艺方面的艺术标准,长江中下流及太湖沿岸的苏州、扬州、松江、杭州、嘉兴是官僚士大夫文人聚居之地,也是工艺美术最发达的地区,许多工艺品反映了此一阶层的需要。在都城的北京由于南北工匠荟萃,也是工艺美术发达地区。
市民和农民需要的用品大多是私人作坊或农村副业的产品,印花布、竹编、民间瓷、年画、剪纸、泥布玩具。虽材料和生产条件简陋,但却具有生活气息和健康质朴的美。
手工业工人的地位在明代仍编为匠籍,明初需定期到南京或北京等地服役,但地位较元代已大有改善,后来又实行交纳役银以代轮役的办法,至清初则完全废除匠籍。由于工匠和封建国家的隶属关系逐步削弱,其技术及产品便可以更多的投入市场。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美术制作的分工日细,使其中不少人掌握了精湛的专门的技能,也出现了少数具有文化修养的工艺匠师。
明清工艺美术中陶瓷艺术又取得重要发展。地方窑址遍于各地,其中如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浙江龙泉、福建德化、广东佛山等地均有相当规模,有的在传统产品上继续发展(如浙江龙泉窑),宜兴仿钧窑等则成为此一时期出现之新品种,福建德化窑白瓷,温润如象牙,所制瓷雕人物,神态逼真,衣服流畅潇洒,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特别是江西景德镇,由于出产优质陶土原料,又集中了南北优秀工匠,加之水陆交通运输方便,而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陶瓷中心,出现了“火光烛天”,“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的盛况。景德镇瓷器胎薄釉纯色艳画美,官窑和民窑的产品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所制产品除供宫廷大量享用外,还行销全国各地,并有相当数量远销到亚非欧各国,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明清陶瓷艺术突出成就之一是色釉和画彩发展到高度水平。盛行于元代的青花、釉里红此时取得独特的成就,雅致优美的斗彩、灿烂绚丽的五彩、柔润调合的粉彩、绘制精致的珐琅彩是此一时期创造的新品种,白釉和单色釉瓷器也有很大发展。
明代单色釉瓷器色彩趋向鲜艳,有夺目的鲜红、宝石红,明快柔嫩的黄釉、翠青釉,鲜艳的孔雀蓝、孔雀绿釉等。明初的晶莹细腻的甜白釉,显示了白瓷的进步。
釉下青花在元代的基础上有了巨大的发展,质量和数量都大有提高,青花瓷白地蓝花,色调单纯明快,又因各个时期用料的不同,形成早期(明永乐宣德之际)色泽沈厚浓艳而带有黑色结晶斑,成化前后色调明快雅致而匀净,清初康熙时又转为青翠明亮等不同风貌。装饰花纹有图案的,也有偏于绘画写实效果的,一般明代前期画风豪放,中期用笔疏简,晚期及清代转向繁褥细致。优秀的画手在瓷胎上挥洒自如,使单色青花具有浓淡深浅等丰富层次,给人以妙趣横生,墨沈淋漓的感觉,增强了艺术装饰效果。器形品种也日渐增多、小者如杯盘之类,胎薄如纸,白釉与青花相映,兼有雅致华丽之美:大者如瓶炉尊缸,器形稳重,花纹配置得体。定陵出土之大龙缸,为景德镇特制,直径达七○厘米,装饰鲜明生动的云龙图案,气势磅礴,尤可见在烧造技术各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上一篇: 明清美术
下一篇: 元四大家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 2001 zhsh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华书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