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起源于台湾的快餐式性文化——“网络同居”,是“同居理想国”网站的一种角色扮演游戏,参与者为追求表层直接的感官体验,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虚拟环境为载体,借助文字、图形和视频等手段,采取赤裸裸的表达形式模拟与现实生活相似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等生活场景,是一种超越动物生殖本能、满足多种心理需要的新型快餐型性文化。目前,我国70%的网民是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络同居”现象虽然已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但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全面认识网络技术的普及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已成为当前高校性教育中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调查显示:在对“网络同居”兴趣方面,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但城乡之间有显著差异,城市学生的比例高于农村学生的比例;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中,分别有51.12%、65.3%、81.24%的同学认为周围其他同学有“网络同居”情况;在体验过“网络同居”的学生中,分别有71.1%、84.3%、87.3%的人希望有真实的性体验;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是书报杂志(61.35%)、网络媒体(31.56%)、学校教育(16.91%)和家庭教育(6.38%),可见,学校教育并没有成为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
“网络同居”现象的心理归因于向往异性的好奇心理、释放情感的逃避心理、人际交往的补偿心理、价廉物美的消费心理、聚群叛逆的从众心理。
“网络同居”现象的负面影响
1、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扭曲
在“网络同居”游戏中,只需要付出微小的代价就可得到超值的精神享受,这有悖于传统教育中倡导的奋斗观,容易使学生形成回避现实的分裂性人格。另外,网络爱情几乎趋于完美,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多人同居,而不必考虑道德与法律的约束,甚至可以将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最隐秘、最黑暗、最荒诞甚至最兽性的部分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当对这种虚拟的性消费游戏感到厌倦时,相关的网络行为很可能会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使价值观、爱情观以及性观念发生扭曲和质变,容易导致生活糜烂和性行为的放荡不羁。
2、心灵需求缺乏、情感体验迷失
以一夜情、多性伴、同性恋和性虐待等为表征的“网络同居”游戏中有意外的邂逅、放荡的聊天和有刺激的情爱,为不同性追求和性体验的网友提供了满足的平台,但这种“人”与“机”结合的性爱模式忽视了心灵和真情的满足。而且,长期沉迷于“网络同居”的学生为了将其感受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会不断增加性刺激的强度,这种对性快感的过度追求会导致现实生活性情感体验的迷失。
3、外界交流减少,身心健康受损
在“网络同居”中尽情宣泄的学生与外界的交流相对减少,对现有生活的满意度明显降低,脱离实际的心理不满足感逐步增强。他们希望沉溺于自己构筑的网络之家,并对虚拟空间产生依赖,逐渐疏远现实生活。长此以往,容易引起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4、自控能力变弱,犯罪诱因增加
大学生辨别现实与虚拟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容易陷入某些网络运营商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而难以自拔,尤其在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同居”进行桃色诱惑后,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缺乏知心朋友、想自我表现又没有特长的学生往往借助网络空间实施性骚扰、性伤害和性强暴。有调查表明,青少年性犯罪率在各种犯罪中己高居第二位,仅次于盗窃。接触过网络色情信息的学生中,80%以上有获得真实性爱体验的念头。
总之,电脑网络在拓展人们思维和行为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这使得传统教育方式的功能和道德传递效果相对减弱。虽然以真实社会为设计模型的“网络同居”游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心理压力,可以为将来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定位做好准备,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同居”游戏只能使人在精神层面获得一种虚拟的解脱和极大的满足,毕竟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如果将二者混淆,就容易陷入虚拟世界的泥沼而难以自拔,最终走向脱离现实的道路,造成更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后果。因此,我们要以辩证、宽容的态度认识“网络同居”这种新型快餐型性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适应新变化,寻找新对策,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性教育工作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上一篇: 高中生的性心理和性教育
下一篇: 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多属强迫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 2001 zhsh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华书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