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份额分级 “击鼓传花”还能玩多久?
来源:《画廊》 文章作者:韩枫等
都是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有其自身的自律和优化机制,最终会从无序走向有序,但没有一开始就是有序的,一开始就有序,一是不可能,二是大家就没热情了。这多少有点像从盲目的恋爱到理性的结婚一样。
“健康有序”的艺术市场长什么样?是中国特色的“健康有序”,还是西方业已成型且正在被打破的利益分配机制?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很多业态的运营机制和赢利模式。艺术市场本身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画廊,拍行的分配格局一定会被打破,减少中间交易环节和成本是必然趋势,这对终端买家和卖家都有益处。重要的是如何提升买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价值判断能力,而不是过分的依赖专家。
厦门宏宝斋/北京798宏艺术中心负责人 张 宏
“共和”才会建立一个规范市场
我感觉这种控制市场现象在推动市场方面,有一定的潜在性,有它的意义所在,各个行业似乎都有这种现象,艺术品能够达到垄断的只是艺术家的作品,画家是个个体性的,垄断大的市场是不容易的,每个画廊代理的画家都不一样。
很多画廊与大的财团或者艺术基金,银行投资者不同,只能代理艺术家初级市场;他们没有长远资金的运作各个环节。又没有团队精神,在艺术市场中賺大钱很难,反之大的财团艺术基金,银行投资者与拍卖行,批评家配合密切操丛市场,大的机构考虑的是短期的获利对整个市场是有影响,从作品的收集到运作时间都是比较短的,这就形成艺术家作品在市场上价位特别高,对整个市场的垄断性就特别的突出,至于说维持多长的时间,有待观察,我想投机者思维像炒股一样。所以艺术家与大的机构合作要考虑一个问题,他的未来性质是什么,是短期的获利或是炒作一下就跑了,我认为这对艺术家很重要。
无论市场发生什么变化,一个好的艺术家,他本身的态度是什么?要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画廊、艺术机构也要很理性去运作,并不是炒作。然后是收藏家跟拍卖行的结合,要做得好有多种的原因,市场前期的铺垫,收藏家也要树立长期持有的信心。很多收藏家买了画,过一年多涨了就卖了,这样子整个市场很难良性,不能怪艺术家也不能怪画廊和收藏家,只有这几个方面“共和”才会建立一个规范的市场。
秀瓷当代画廊负责人 胡惠君
画廊机构要做的就是打破“垄断”
所谓的“大腕”垄断艺术市场,第一,因为没有新的东西出现,但这一现象很快就会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一定会有新的东西来取代了!第二,画廊机构要做的就是打破“垄断”,重塑艺术市场新生态,将是下一步趋势。
无论是从所承担的市场职责,还是从市场定位的角度来看,拍卖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画廊的角色。炒家就是看拍卖公司的成绩去定论一个艺术家的好坏的,就这样形成了市场份额分级现象,促使许多藏家和炒家去哄抬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价值,进而使其成为天价艺术作品。还有更过分的买家常常绕开中间渠道,直接与艺术家进行交易。慢慢地就形成了现在的畸形艺术市场。
要想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艺术市场,画廊机构担当的是最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直接接触艺术家的机构。懂得如何去发现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画廊是在当代艺术市场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拍卖行才是二级市场,其次是艺术博览会。中国艺术市场上,目前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与处在领导地位的画廊形成了利益冲突。直接让作品进入拍卖,而有些艺术家在利益的诱惑下也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拍卖公司合作从中获得暂时的暴利,在拍卖行业火爆和热闹
·上一篇文章:未来两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将出现新一轮行情高涨?
·下一篇文章:2009年中国画廊业归零重启 面临新的商业挑战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1011505549KE12774BAAB9420C5E61.htm
相关内容
王珂 |
里木 |
佚名 |
朱绍杰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徐维欣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