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书画真伪科学鉴定体系势在必行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成长,无论市场规模、参与的广泛性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回避这个新兴的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比如法规的不完善、赝品的泛滥、诚信的缺失、秩序的不规范等,其中赝品泛滥是当前艺术品市场中最严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占据艺术品市场重要份额的书画市场更是引起了不同方面的高度关注,艺术品市场上书画作品的制假售假现象令不少收藏爱好者望而生畏。书画的造假贩假行为严重抑制了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极大地侵犯了买家投资人的利益,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已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一大毒瘤。目前这种赝品大行其道现象的出现,除了政策法规不健全以及部分参与艺术品市场的主体本身缺乏诚信意识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品的鉴定问题。 书画真伪鉴定是书画收藏和书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和规范艺术品市场行为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书画鉴定主要依靠专家的个人经验,一般称之为经验鉴定。传统的经验鉴定基于不同艺术家和鉴定家的知识积累和见识,形成了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画鉴定个人专业体系,为书画研究、保护以及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经验鉴定的个性化色彩较浓,在认知和经验上带有个人主观意味,而且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加之造伪技术的五花八门、日新月异,给经验鉴定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这使得经验鉴定在评判书画作品的时候往往导致不同甚至相反的鉴定结果。1995年中国书画市场出现的一桩著名公案——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的真伪鉴定就是南北鉴定界的第一次分歧。对于这幅作品,鉴定大师谢稚柳题跋为真迹,而故宫博物院的徐邦达先生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史树青先生却均表示此画系伪作,同一幅作品,两地著名鉴定家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2005年3月12日由珠海市博物馆、国之瑰宝网共同举办的“国之瑰宝——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所遭遇的打假事件,可以说是鉴定家与作者家属之争、南北两地鉴定家之争。参加展览的38幅关山月、黎雄才画作被关、黎家人现场认定全是假画,其中的12幅黎雄才作品被送到北京,经过国内多位权威专家鉴定为真品。以上两个案例和其他类似情况反映了书画鉴定机制的不完善和书画鉴定评价体系的缺失。由于缺乏科学的鉴定评估体系,英国索斯比拍卖行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停止中国书画的拍卖,而香港佳士得公司虽然坚持中国书画的拍卖,但其价格处于不合理的偏低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书画的国际声誉。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现代科技手段在书画鉴定方面的有效运用成为可能,激光拉曼技术、光谱分析、显微技术等运用在书画鉴定中,通过对书画作品纸张、颜料、墨迹、印章等材质方面的数据分析,为书画作品的断代等提供了可信技术支持,从而起到了与经验鉴定相互印证的作用。目前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书画方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对书画作品没有损伤,这种无损科技手段的运用对艺术品的保护、研究、传承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无论从研究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艺术品市场的现实需要考虑,都亟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书画鉴定体系。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将经验鉴定业已取得的众多艺术家科学成果,经过专家学者的集体努力,结出集体智慧的硕果,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鉴定评估体系;同时,将传统的经验鉴定成果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尽快改变单纯依靠个体经验和“眼光”的现状,建立以传统经验鉴定为主、科技手段为辅的书画真伪科学鉴定体系,“科技断代、经验断人”,实现经验加科技的两条腿走路模式,使鉴定这门学问更科学、更可信。 (作者系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上一篇文章:由中青年画家挑起大梁 国画创作进入高原时期
·下一篇文章:理性看待书法进课堂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idian/078228632C697E8EB5I9C2A62B90H.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