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斌:笔情墨意见功力
来源:甘肃日报 文章作者:陈菊
2008首唐诗,共4卷,实长近150米,历时三载,郑国斌终于完成了他的小楷唐诗百米长卷,为自己的书法历程留下了一份精彩之卷。面对记者,他说:“用小楷书写2008首唐诗,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大工程,不管它的艺术价值如何,表达的却是我对明年北京奥运的一种祝福。能将它拿到北京展览,更是我最大的心愿。” 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少小挥毫到老时,功夫辛苦自家知”,这何尝不是郑国斌几十年习书历程的真实写照。 郑国斌现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55年出生在镇原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孩提时,郑国斌就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家乡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根本见不到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碑帖,也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他的习字历程也就更多了一分艰辛。他告诉记者:“当时流行的仅是‘加工’过的柳字帖,内容多为雷锋日记、毛泽东诗词等,自己也根本不了解书法的专业技法,只是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大楷、小楷作业,想着把毛笔字写好就行了。”父亲为他从货郎担那买的毛笔、墨盒、颜料,他都非常钟爱,舍不得多用,就用毛笔蘸上水在青砖上练练悬肘。后来,他还在学校写写决心书、黑板报等,算是最好的练笔了。 1976年,郑国斌被招工到了兰州。走出黄土高坡来到省城,他的眼界逐渐开阔,随着“文革”的结束,整个文化乃至书法得以复苏,各类古书法碑帖、书法理论、文学、史学书籍陆续出现在书店,郑国斌也成了这里的常客。那时工资不高,除了基本的生活费用,大部分的钱他都买了喜欢的字帖和书籍。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经常要到外地去施工,劳作之余,他也没有间断习字,光滑的水泥地面、工地的土墙都成了他练字的最好场所。跟大多数人一样,郑国斌在习字过程中按传统的训练方式,先练楷书,后隶书,再魏碑,最后是行草,可以说走遍了书体的各个角落,将很多精力花在了基本训练方面,这些都为他的书法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说:“我觉得扎实的基础是书法创作的最基本条件,有了这个基本条件,才能使创作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书法作品创作过程中,既要遵循古法,又要敢于突破教条,避免死搬硬套,不做古人的翻版,更不可克隆今人,而是要突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和风格。”之后,郑国斌将自己的习字方向定在了对草书和小楷的研习上,练习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黄庭经》《洛神赋十三行》;赵子昂的《汲黯传》及敦煌写经,张旭、怀素、王铎、黄庭坚、王铎的草书等,在年复一年的与“古人对话”中,使自己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凡练书法的人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感触,临摹古代名家的字,只要下点功夫,数年之内达到形似的地步,似乎并不很难,但要将古代各个名家的作品,通过自己的咀嚼、消化、吸收,并且把其中迥异的书法因素化成自己的东西,需要的却是超凡的功力。郑国斌就这样不断地汲取、提炼、加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先后参加了甘肃省第一、二、三、四届中青年书法展、甘肃省建国50周年书法篆刻展、新世纪全省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甘肃省“张芝奖”书法大展、第六届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多次获各种奖项,受到书法名家及同行的好评。 采访中,郑国斌多次说“练书法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笔墨、宣纸等都很费钱,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确,多年来,除了工作,郑国斌将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练字上,双休日、“黄金周”成了他最佳的练字时间,“我每天要坚持写上几个小时,一天不写,就感觉好像今天没做什么。”郑国斌自认为他的书法作品“清秀有余,厚重不足”,因此他也在不断摸索,不断改进,这从他这部百米小楷长卷前后风格不一样中就可以看出来。“艺术创作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样才能做到心静。”这是郑国斌几十年习字历程的最大体会。他说:“好的创作心态,必须得一‘静’字。惟静才能致远,惟静才能深入。”(陈菊)
·上一篇文章:结缘“铜墨盒” 方寸之中感受大世界
·下一篇文章:汤加丽:让美丽更勇敢 秀玉体风情诱惑(图)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art/0771084413JCGD0DDADHB92FG1A294.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