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画网 中国书画网  
 

 | 首页 | 国内书画艺术动态 | 国际艺术新闻 | 历代名家 | 现代名家 | 书画知识 | 书画鉴定技巧 | 书画收藏知识 | 书画装裱知识 | 书画投资热点 | 书画流派 |
 | 拍卖行情 | 书画大赛信息 | 世界名画欣赏 | 中国书画艺术欣赏 | 艺海趣闻 | 名人轶事 | 国外艺术家故事 | 文房四宝 | 拍卖窗 | 其他艺术欣赏 | 网上画展 |

 
     
 

文征明简介

( ◇ 作品赏析 ◇ )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明代书画家。“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也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不合时好而未被录取。54岁时由贡生被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力避与权贵交往,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享年90岁,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晚年声望极高。

  在书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称赞文征明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文征明斋名停云馆。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多才艺,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名声日益显赫,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三人,人称“吴中四才子”。书法初师李应桢,后学宋元,又上溯晋、唐,博取精华,为集古之大成者。楷、行、草、隶诸体皆佳,尤精小楷,人称有“二王”风骨。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说:“待诏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涪翁尤佳,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洞”。擅画山水、花卉、人物。学生甚多,形成吴门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全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绝壑鸣琴图》轴,现藏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院。《真赏图》卷,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二湘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其子彭、嘉,侄名伯仁,皆能世其家学,有名于时。《赤壁赋》,文征明书于嘉请三十五年(1556),纸本墨迹,行书。纵34厘米,横530.7厘米。此卷书法,作者驾驭自如,气势流贯。此行书卷大概是文征明用软毫书就,行笔过程中的提按导送准确。一些横画汲取了黄庭坚的笔法,略有变化,可见,这幅行书的用笔遒劲,摹写黄山谷而又自出机杼,笔意纵逸,在温润中含有苍劲,在整饬中时出老辣,显示出练达的艺术技巧和情趣,使人感到文征明此时已进入人书俱老的辉煌的艺术境界之中。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山水画题材大多描写江南景物,而山水中人物形象与风度,完全摹仿赵孟俯。人物画师李公麟,远承古代传统,笔法工细流畅。文征明到晚年具有粗细两种风格,愈晚愈工。文征明一生穷究画理,用力实践,声誉卓著,与乃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长达50年之久。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一家后代和弟子中出成就者很多,如儿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均是名画家,弟子中出名的钱谷、陆师道、陆治、陈道复、居节、朱朗等,人材济济,形成一个绘画流派——“吴门画派”,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清代画坛。

 
 

作品赏析

 
 
     

    中国画廊
    中国美术院校
    中国拍卖公司
    人体艺术欣赏 

 

     国画知识
     山水画欣赏
     花鸟国画欣赏
     人物素描欣赏
     人体油画欣赏
     风景油画欣赏 

 

历代名家

  马远  沈周  唐寅  徐渭 
  蓝瑛  丁云鹏 王时敏 弘仁 
  石涛  王石谷 恽寿平 黄慎 
  袁江  王原祁  

 

现代名家

  齐白石 毛泽东 徐悲鸿 沙孟海
  李叔同 张大千 傅抱石 潘天寿
  石鲁  

 

文房四宝

      

 

  中国书画交易中心,本名人字画中心对画作进行全面的鉴定,保证所有交易品均为真迹,保证收藏投资者的权益。
  请情请进 →


    国画知识中国画知识
    
中国山水画
    
中国花鸟画
    
中国水墨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留言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1-2013 zhsh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书画网 版权所有

欢迎您访问中华书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