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所谓“不完全佚名”造假法之“皇家御墨”伪作,是指自很早以前开始就有人借“历代帝王或皇室成员笔迹”的名义炮制与兜售书画伪作,使得此类伪作成了被流通与收藏较多的一种“货色”。从种种迹象表明,自古到今,似都有批量生产这种伪作的手工作坊存在。这类成品特征明显:它们的或字或画,不管尺寸的大小、幅式形状如何,均有一方又大又红的粗边印章钤盖于“额头”处,若论成品的赝制质量如何,那倒是因“产地”而异了。
近几年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相对繁荣,“皇家御墨”类型书画成品的入市量简直多如牛毛。近二三年时间内,我在各地拍卖行举办的拍卖预展上所接触到的光号称“慈禧”的字画就有50件左右,至于所谓“乾隆”、“康熙”、“雍正”、“光绪”、“成亲王”与“恭亲王”等等手笔的成品根本就让人无暇应接。估且假设一下,要是现在有人把各地收藏者家中收藏的“皇家御墨”类型成品统统收集起来放到一起的话,恐怕可以“堆”出一座山来。
图1、图2是一字一画成品,它们分别出自两家不同的拍卖行。前者笔墨庸俗粗糙;后者笔墨浅陋疲弱。它们虽都号称是“慈禧御笔”,但笔性根本就不一致,说明它们既不可能出自同一人笔下,又与真实的慈禧手迹有较大的差距。说到慈禧太后,她毕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同一般的人物,其所“赐”出的字与画,客观上会蕴含着一股“超然脱俗”的特别气息。像图3这件也被投拍在某拍卖行中的作品我认为与真正的“慈禧御笔”相对就较接近,它的笔墨造型状态均呈现出很另类的艺术性,彰显着独特“意蕴”,现请大家认真揣摩比较一下吧。
辨识“不完全佚名”造假法之“皇家御墨”伪作,我认为首先要心态平和,务必要戒除“捡漏”的收藏想法;其次是平时就要多接触真实的“皇家御墨”类作品,做到见多识广,鉴定的“标准”才可能明确,否则就是心中无数;最后是要学会把握平时不多见的、鉴定上极具特殊性的“另类型”书画的真与伪的客观状态,一旦我们对作伪的“侧面”内容了解较多较详尽时,识伪就有了很大把握。
上一篇: 书画“不完全佚名”造假法“挖款章”伪作辨识
下一篇: 书画“完全佚名”造假法之“祖宗佛像类”成品辨识
标签:
【相关文章】
传统书法的布局与章法有讲究
书法没有过关 画作难有分量
中国字画平尺之间的换算一览
草木有情:中国传统绘画植物的隐喻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
碑帖拓本定级标准
古扇鉴赏保养
艺术投资为什么需要“艺术品数字身份证”加持?
牟建平:古书画收藏当心印刷品
汉画像石拓片鉴定技巧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艺术投资为什么需要“艺术品数字身份证”加持
如何鉴别书画作品上的印章
张大千画作巧识别
李可染书法特色浅析
俊逸姿态 傲骨天成——浅析郑燮的竹画
宋元书画用印简析
正确欣赏国画的神韵寓意
中国画题画的学问
解析假画猖獗原因:鉴定家造诣不如造假者
不要落入书画伪作的圈套
黄宾虹的书画鉴藏艺术(图)
中国当代书画三大鉴定家
名家书画“相对克隆”造假法辨识之“内容删减
谈谈历代御府用印
古籍版本的赏与辨
汉画像石拓片真伪鉴别
中国古代帝王们的花鸟画
木雕鉴赏秘要
书画鉴定五大依据 如何识破“老瓶装新酒”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怎样欣赏书法
李元茂谈书画造假中的"改款"书画
八大山人书画及拍场辨伪
字画收藏须防“仿画”
书画鉴藏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