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千帆竞发海之南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千帆竞发海之南

  海南旅游市场近年来持续火热,三亚中央商务区凤凰岛海域游艇“扎堆”出海。李学仕摄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千帆竞发海之南

  2020年9月28日,海南自贸港首条洲际航线开通启航。 陈元才摄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郑重宣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和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如何?按照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未来该如何谋划更大突破?近日,本报调研组走进海南,深入港口码头、特色园区和林间地头,与各族干部群众、专家学者交流研讨,多维度探寻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路径。

  凭海临风,潮起南海。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蓄势待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到海南考察调研,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指引海南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经略一岛,关乎全国。作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仅事关海南自身发展,更关乎中国改革开放全局。4年多来,从“逐步探索”到“加快探索”再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宏伟蓝图日渐成为美好现实。

  “离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还有2年多时间,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采访中,海南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劲头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用行动证明“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全世界的机会,也是每一个人的机会”,他们还将用更多的行动证明“社会主义不仅能建设自由贸易港,而且能建设得更好!”

  历史选择了海南

  从自由贸易区到自由贸易港,虽为一字之差,却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内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便是海南当地干部,可能也说不清“自由贸易港”到底意味着什么,未来又将改变什么。

  “自由贸易港”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既没有说在什么地方建,也没有说只建一个。不过,作为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版,自由贸易港建设可能带来的溢出效应,还是吸引了不少地方跃跃欲试。当时,多个地方提出申请,上报了建设方案,但最后中央明确了海南一家。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历史性战略决策。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备了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更高水平开放政策的比较优势。

  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海南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位布局,也是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加分项。海南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战略支点,而海岛的独立地理单元也让开放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从市场辐射范围看,如果把国内市场划成一个圈,把东盟市场也划成一个圈,在地图上看就如同一个“8”,而海南正位于这两个圈的交汇处。

  对于这个历史机遇,海南全省上下倍加珍惜。建省30多年来,并非没有重大机遇,遗憾的是,海南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苗树彬说,从海南出发,飞行4小时范围内可抵达21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约三成GDP。只要改变思路、勇于创新,用好建设自由贸易港这个历史契机,海南完全可以把市场的“8”变成“∞”,创造出“无穷大”的发展空间。

  当初,海南在发展方向上一直摇摆不定——有人主张走贸易之路,有人坚持无工不富,还有人认为应该旅游先行。争论中,最先破裂的却是房地产“泡沫”。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房地产“烂尾”和金融信用危机的接踵而来,让海南陷入困境——仅有700万人口的海南,积压的房地产项目竟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1995年,海南经济增速从此前的全国第一跌至倒数第一。



 1/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80次常务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下一篇经济回暖,这些岗位“最缺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