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这样看
新华社记者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向世界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十年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疫情流行、难民危机、逆全球化思潮……变乱交织的世界、层出不穷的挑战、共同面临的难题无不向世人一再表明,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想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要想解决日益加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人类就必须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始终聚焦全人类共同福祉,始终反映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的共同心声,赢得越来越广泛的全球认同,为人类共建更美好的世界汇聚起广泛共识和前行力量。
天下为公:这是一种强大的思想指引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曾这样精炼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这一理念不仅饱含极高的政治哲学,还具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当年在现场聆听演讲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阿纳托利·托尔库诺夫说。十年来,他一直关注着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阿纳托利·托尔库诺夫接受采访。
从2015年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阐述“五位一体”总体路径,到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万国宫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再到2020年倡导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021年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2022年提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始终着眼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丰富和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涵,为动荡变革世界廓清迷雾,为人类破解发展迷思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
托尔库诺夫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清晰,针对具体问题不断提出解决方案,形成了宏大、全面的思想体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赓续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光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全面超越,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项最新理论成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重大贡献。
墨西哥资深外交官罗尔丹说,中国始终倡导各国承担共同责任,“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思想”。
3月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路径。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认为,全球文明倡议体现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说,尼加拉瓜支持中国在促进文明借鉴以及所有正义事业中的努力;伊朗伊斯兰联合党总书记阿萨杜拉·巴达姆齐安说,文明不是西方的专利,习近平主席的主张将使全球文明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全球文明倡议蕴含着支持各国走自己发展道路、彼此之间平等互利交往的文明观念,获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共鸣。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每一项重要倡议都是对和平、责任意识、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的呼吁,”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诺维科夫说,“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变为现实,是建设公正世界秩序的关键。”
同促发展:这是一份珍贵的大国担当
2021年12月,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泰国果园采摘的新鲜榴莲运抵中国昆明仅需7天。截至2023年2月底,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1190万人次、货物超1600万吨,跨境物流运输网已覆盖13个国家和地区,有力拉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感慨,沿线人民的幸福梦想正因这条铁路变为现实。
上一篇: 漫评美联储加息影响外溢:“多米诺骨牌”
下一篇: 全球连线|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 2001 zhsh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华书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