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电建坚持属地化运营,当地雇员比例超过70%。公司还通过召开研讨会、实地交流等方式,积极为当地培养高层次水力、电力等能源专业人才,为乌高校学生提供赴华留学机会和奖学金名额。
乌方员工努林博耶夫·奥塔别克2019年8月进入项目工作至今。他表示,项目让他掌握了先进的水电技术,希望今后能继续参与中国企业的项目建设,服务家乡人民。
乌兹别克斯坦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85%以上的电力来源于煤炭和燃气。近年来,乌政府大力鼓励发展新能源项目。中国电建除承建水电站修复项目外,也在投资建设一个500兆瓦的风电项目。中国电建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处负责人刘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为各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我们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助力相关领域合作。”
新能源、农业、金融、现代通信等领域合作正在成为中乌经济合作的新亮点。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中资企业超过2000家,鹏盛工业园、安集延产业园、明源丝路玻璃厂等一大批项目开花结果,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国立大学教授穆塔利普·哈桑诺夫表示:“乌中是共同发展道路上的可靠伙伴。”
古城焕发新生机——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展出深厚的友谊”
乌兹别克斯坦曾是东西方交通贸易要地,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等古城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吸引着众多游客。其中,被誉为“建筑博物馆”的希瓦古城曾因年久失修,一度失去昔日的辉煌。
2013年,乌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文物保护合作援助申请,得到中方积极回应。2014年,中乌双方决定在希瓦选择两处古迹进行保护修复。2017年4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正式启动古城修复工作,项目范围覆盖整个北门区域,主要包括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主体保护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等。
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解古建筑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方团队邀请当地文物保护专家做顾问;为寻找与古建筑一致的传统老砖,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收购古城旧砖;为恢复古建筑曾经的精美内饰,中方团队请当地老匠人手绘瓷砖釉面再烧制成型……“一开始我十分不理解,中国文物修复团队为什么不用更结实耐用的新材料,偏偏坚持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后来我慢慢明白,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四原’原则,是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参加修复工作的阿里谢说,如今他已掌握了在乌慢慢失传的传统砖砌工艺,项目结束后,他将继续投身到当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由于修复项目位于居民生活区,中方项目组综合考虑希瓦古城旅游发展和居民生活,兼顾当地居民宗教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的需要,在生活区进行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和广场铺设、景观环境设计以及照明等。看到中方专家为希瓦古城修复付出的巨大努力,当地老居民阿卜杜拉·玉素甫心存感激,“中国专家的到来,让古城老建筑焕发生机”。逢年过节,他都惦记着邀请专家到家里做客,用抓饭等当地美食款待中国客人。
“文化遗产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宝贵财富,一砖一石都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保护好文化遗产并传递给子孙后代是当地人的责任。”2020年3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沿着中方援助整治后的道路视察阿米尔·图拉经学院,高度评价中方修复工作,提议在希瓦设立一所专门的古迹修复学校,推广中国的古迹修复经验,培养古迹修复人才。
希瓦古城有数百户居民,很多人参与了修复工作。古城修复后,当地的旅游生意越来越好。“丝绸之路将乌中两个文明古国联系起来,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展出深厚的友谊。”时任希瓦市市长朱马尼亚佐夫高度赞赏中方工作,希望以希瓦古城修复项目为开端,开启乌中文化交流与合作更美好的未来。
面向未来,中乌双方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新乌兹别克斯坦”战略对接,加快遴选和落实一批合作大项目,持续深化互联互通、减贫扶贫、医疗卫生合作,让中乌互利合作更多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本报记者张朋辉、谢亚宏、肖新新、隋鑫、荣翌、李强)
标签: 促进 中乌 领域 推进 合 有序 重大项目 有效 民心 相通
- 美教授:美国若禁TikTok将成“执法噩梦” 是利用仇外心理的表演
- 在中国锦鲤第一村,我与“好运”和解了
- 马斯克对生育很上心:捐资1000万美元资助生育和人口研究
- 国家统计局:大部分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去向 就业状况总体稳定
- 打谷子的泸州娃收到985录取通知书
- 缅甸旅游业期待中国游客重返
- 7月居民存贷双降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必要性上升
- 历史性时刻!中国成世界第一大船东国
- 云南火把节万人狂欢集体玩火:楚雄进入“火把节模式”
-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
- 中国目前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在校青少年的抑郁情况更为严重
- 教育部回应“山河大学”: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
- 女生必须穿裙装校服上学?美最高法院驳回学校上诉
- 速看!2023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36条
- 多家高校发公告:因收取0.6%手续费,7月1日起停用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