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事业答好时代“三问”的逻辑

 社会热点新闻     |      佚名

【专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表明文艺事业回答时代之问是当下的重大课题。文艺事业始终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事业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都起到了激扬精神、鼓舞斗志、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激励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激励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激励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激励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不断回答不同时代之问,是党领导下的文艺事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大时代背景下,文艺事业需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作为、创新善为、重行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从文艺事业本身的发展规律看,任何时代文艺事业只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主动担当时代使命,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因此,答好时代之问是文艺事业实践进路的“应选题”和“必答题”。

  一、答好道路之问 坚定方向明大局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文艺事业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同向同行,在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成果,为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道路。同时,党领导下的文艺事业已深度融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为人类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提供了文化维度的中国答案和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文艺事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拥有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和发展机遇。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用心用情用功抒写民族复兴的历史、人民奋斗的故事,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就是文艺事业的中心所在、大局所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深化党对文艺事业领导的内在要求,也是文艺事业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的必然选择,唯有如此,文艺事业才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而这正是新时代文艺事业答好道路之问的根本所在。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与党同心同德,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汲取伟大建党精神的伟力,深刻洞察百年伟大奋斗征程中的历史性变革和史诗般变化,牢牢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大势,自觉将文艺追求、文艺创作融入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人类发展之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要与时代同向同行,弘扬和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激发灵感、找寻主题、推进创作,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唱响时代主旋律,切实担当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用富有中国特色的高品质文艺作品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与人民同频共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心,持续深入人民之中,观照人民生活,感受人民情感,倾听人民心声,体会人民能量,深入挖掘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美好品质力、道德实践力、劳动创造力、生活想象力,切实走好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的“群众路线”。

  二、答好价值之问 怀远明德立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文艺事业承担着文以载道、文以明德的重要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载道、明德是文艺事业与生俱来的价值格局,而贯穿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将具体的实践活动和由此产生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融为一体的一种呈现方式,文艺作品所彰显的价值导向、文化品位、艺术思想等就是文艺事业格局的具体化。文艺事业所具有的公共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必须发挥自身塑造性、引领性作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


标签时代 事业 文艺 答好 三问 逻辑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中经评论:保交楼有利于稳市场增信心

下一篇:【“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