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和养生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书法艺术历来被世代文人雅士所推崇,“书以养性,书以养神”,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亦可以达到增强体质,保持和增进健康的目的。在生活日益紧张的今天,人们常常把书法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追求,
生活实践证明,书法艺术对于人的健康和长寿有一定的作用。历代著名书家大多长寿,这并非一种巧合。书家中为何寿星众多,一直是当代医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所探究的课题,我是名医务工作者,同时又是书法爱好者,经常思考书法与病人的康复关系,今想从医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书法与养生之道的关系。
我们要想写好字,就要有正确的姿势,即头正、身直、臂开、足稳;执笔要求指实、掌虚、腕平、掌竖;运笔就得活动腕肘。全部达到这些要求,就得“练功”。用笔要“养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凝视,临池志逸”。书法运笔的过程中,采用刚柔曲直的线条、远近疏密的距离、浓淡燥湿的墨色来表现思想感情,这是书法同气功、太极拳相通的地方。如写一个“干”字,开始时要摆好姿势,要提起劲儿在心里默念,还要按照书法要求用脑思索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和写法要点;行笔过程中,要想着上边一画短到什么程度,下边一画长到什么程度;最后一画的竖要在什么地方收笔,具体在写每一横时,要考虑如何按照横画的运笔要点,把它写得直中有曲,富有变化,如何使字的整体艺术效果达到艺术上均衡、变化、统一的要求等等。此间不仅身体上的动作对于人来说是一种锻炼,而且由于思想集中,意念专注,兴致激昂,使人排除杂念,甚至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对眼前和身边发生的不愉快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进行轻松又安适的创作,得到美的享受,使人身心愉快。
因为写字要绝虑凝神,心平气和,精神状态完全进入“静”的境界,一静而制百动。练习书法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心灵。书法家们长期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使书写者的身心得到锻炼,其性情即可达到“宁静致远”,自然也就使人延年益寿。练习书法能使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趋于平和。专心致志,调息凝神的运动是调节人体机能的好方法,持之以恒地练习书法,能够祛病延年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对于不同书体的临习和创作,对人情绪的调节有不同的效果。如写楷书可去烦恼,写隶书可使人恬静,写草书可使人激昂,写篆书可使人心情舒畅,如此调节人的情绪,养心调息,使人的情绪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自然也就诸病难犯,身体保持健康。心理学家指出,不良情绪是健康的大敌,一切不良情绪都会给疾病敞开侵入的大门。所以,从这方面说,书法,对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欣赏和临摹优秀的书作,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调节人们的情绪。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书画展览参观者,看到书画作品,会脱口而出“真好”,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优秀的书画作品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而且,书家们人人都会尽可能多地欣赏、临摹前人的书法作品,经常与美的事物打交道,不断受到高雅艺术的陶冶,并寄情于书,以书为乐,以书会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自是襟怀坦荡,身心愉悦,自得寿康。
练习书法亦可使患慢性病的人恢复健康。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曾患严重的慢性病,后由于长年累月地练习书法,竟然病体康复,精力充沛了。当时毛泽东主席曾写信给她说:“你的字好,又借此以修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是件好事。”陈毅同志也曾为之题词:“书法系艺术劳动,亦系体力劳动,立群同志运用书法恢复健康,这是重要的创举,值得我们学习。目前立群同志已恢复工作,书法已臻佳绝,可谓两得,可喜可贺。”
从现代医学上说,书法艺术于协调入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书法对人体具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作用,在生理上可使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血压降低,脑血管扩张等;在心理上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减少紧张和焦虑,同时能提高兴趣,促进精神康复。
总之,学习书法能健身养性,清心养生,对人体的健康大有裨益,所以说: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学书。
·上一篇文章:再说书法与养生
·下一篇文章:与开国领袖后代论书法话养生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yangsheng/114151047408EI33I38GII246HI897C.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韩传号 |
佚名 |
郭嘉颖 |
嵇绍玉 |
杨阳 |
佚名 |
周玮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