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水法

何水法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何水法,1946年8月生于杭州,他先后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出版有《何水法花鸟画集》、《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何水法》等二十余部。何水法曾对两宋的花鸟画作过精深的研究,因此,他的工笔花鸟结构严谨,用笔圆润自如,设色典雅秀逸,写意则受青藤、八大之影响,因而所作写意花鸟气旺神畅,笔墨华滋,浑然天成,厚实灵动,相映成趣。2016全国两会,政协委员何水法提案建议取消中考。

  个人简介
  何水法,1946年8月生于杭州,198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西泠印社理事,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荣誉博士,浙江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画院、福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先后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出版有《何水法花鸟画集》、《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何水法》等二十余部。因而所作写意花鸟气旺神畅,笔墨华滋,浑然天成,厚实灵动,相映成趣。

  作品介绍
  《凌寒怒放》、《春菜图》、《翠蔓凌霄》、《灼灼红芳》曾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六、七、八、十届全国美展;《一串红》、《迎春》、《海棠花》入选全国第一、二、三届花鸟画展;《凌霄》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海疆利剑密如麻》 入选全军美展;《凌霄》入选当代中国画展;《万枝铁干映春红》入选百年中国画展;《灼灼红芳》入选首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等。并先后在日本(1991)、马来西亚(1992)、印度尼西亚、德国(1999)等国家和北京(1993)、上海(1995)、山东、南京(1996)、广州(1997)、菏泽(2002)、沈阳、济南(2001)、福州(2002)、兰州、成都、杭州(2003)、无锡、杭州(2005)、北京(2006)举办大型个人画展。何水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央军委、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勤政殿、怀仁堂、钓鱼台国宾馆和毛泽东纪念堂及美国亚洲艺术博物馆、日本国际美协、澳洲东方艺术家协会所收藏。
  因而所作写意花鸟 气旺神畅,笔墨华滋,浑然天成,厚实灵动,相映成趣。
  出版有《何水法花鸟画集》、《何水法作品》、《何水法牡丹》、《何水法画花》、《当代艺术家画库——何水法》、《百杰画家——何水法》《水墨状态——何水法》、《工笔荷花技法》、《流霞斋谈艺录》、《何水法——跨世纪杰出中国画家作品集》、《走进画家——何水法》、《何水法国画解析》、《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含CD—ROM光盘)、《何水法——四季花语》、《中国画精品系列丛书——何水法工笔花鸟画》、《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何水法》等二十余部。

  风格特点
  扎根传统、基础全面,是何水法先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他早年曾画得很多,也画得很“杂”,水彩、水粉、水墨、彩墨、书法、篆刻。山水、花鸟、人物,临摹、写生、创作,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20岁后慢慢地他走进中国画领域,先画工笔,后来又转向大写意。他曾对两宋的花鸟画作过精深的研究,由工入写,工写融通。画意笔时,自能胸有成竹,笔无妄下,豪放中不失精微。在强调整体气势的同时,何水法注重某些细部的精到。对此,陆俨少先生盛赞何水法由工入写“因此而放笔直扫,拓为意笔,可医近世无根少蒂之病。”陆老之言,朴素平实地点明了何水法大写意花鸟画之成功的妙谛。就艺术风格而言,其作品充满了豪气、大气,不管是小幅,还是丈六巨制,都有着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过目难忘。
  大胆用色、精心用色、大胆用水、妙于用水,是何水法先生写意花鸟的一大特色。何水法先生突破了世代相传的“水墨为上”、“以素为贵” 的清规戒律。何水法先生用色比较丰富,他用色在单纯中求不单纯,达到单纯而不单调的丰富的艺术效果。他喜用亮丽的颜色,常集敷染、点染、烘托、泼彩于一体,他深知画面的雅俗不在用色而在用笔,以色代墨,深谙色即是墨、墨即是色的原理。用墨的笔致来用色,打破古人色墨相碍的樊篱,使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浑然苍茫,虽明丽鲜艳而不失于浮俗,沉厚稳重而不流于郁滞。同时他还借助泼水起到笼罩画面作用,使画面墨沉淋漓,韵致生动。作画时他准确地把握住水与墨、水与色以及画面水分之干湿和运笔速度快慢之关系,从而出现水墨交融、色墨辉映的神妙境界。
  何水法作品中的最大优势,就是他对于时代精神的理解。在中国花鸟画界,长久不衰的画家如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王雪涛,而且就是历经再长的时间,他们依旧是不衰的,原因是什么?画风,他们的画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生气活力与欣欣向荣的气象,或大气、或雄浑,充满了朝气,所以他们的画会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喜欢。何水法的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时代审美的共性,他的画笔墨酣畅淋漓、劲健大气,用色绚烂但不俗气,色墨交融,表现出一种蓬勃的朝气与盎然的生气。
  何水法曾说过:“我画画只是在寻找自然中最柔软最脆弱却时时努力绽放生命之美的事物,可能这就是你们眼里我与其他画家不同的地方。”

  个人荣誉
◇ 何水法先生被中国美协多次特聘为全国性画展评审委员。
◇ 何水法作品被中国美协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全国100位画家)CD-ROM光盘(1996)。
◇ 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评为“中国画坛百杰”(1997)、“中国百杰画家”(1999)。
◇ 被中国艺术研究院、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系列展览组织委员会授予“2004·黄宾虹奖”(2004)。

  相关评价
  花鸟精神 ——简评何水法的画
  何水法是当代中国画坛上引人注目的花鸟画家。他底蕴丰厚,气度爽朗;既有正统的学养功夫,又有可贵的秉赋胸襟,加之他勤勉善思,能尊重前辈们的成就,并坚持从现代生活中发掘灵感悟性,终于在他研究生毕业之后不到20年的努力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面貌,以雄强的笔墨风格,独特的花鸟精神,反映出这个时代所铸就的一代新风。
  何水法的花鸟画不仅题材广博、手法娴熟、语汇丰富、气象雄浑,而且能从西方绘画中学习其所长,在色彩处理上选择了绚烂而从容的多种处理方式,集敷染、点染、烘托、泼彩于一体,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他善大写意画法与工笔画法,在兼工带写中达到了独臻善境的能力。在古往今来的画家中,像他这种在两端极度的法则中游刃有余、双善兼美的画家也是不多见的。看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气爽从容的感受,又多一份秀润隽永的回味,既给人一种内在的精神鼓舞,又满足了一种心灵的审美享受,古人在论花鸟画时,更注重花鸟画的精神境界,而时人常忽视这一特征,过多地纠缠于形色状貌之上。何水法能不薄今人之时尚,且直指古人精义,更为难能可贵。因此,人们赞赏他的花鸟画,是有道理的。愿水法保持良好的势态,为开创新世纪的中国画新风继续努力。
  ——《光明日报》1998年01月29日

  徜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读何水法写意花鸟画
  何水法的写意花鸟画,总体来说,风骨遒劲、笔墨酣畅、生机勃勃、雍容大度,画面之中删繁就简,
  性灵派画家多在作品中表达一种豁然贯通的兴奋、活跃的心理与一触即发的敏感。何水法正是这一 类型的画家,每每作画,便激情冲动,浮想联翩,并能将其迅捷地捕捉于笔端。颇有“兴采笔落如风雨”的气度。 因此,何水法花鸟画则别具意趣,耐人寻味,而毫无“摹古”之僵化与苍白。
  传统的花鸟画讲究点、线、色、墨的“逸气”、“品 格”,现代花鸟画似乎更侧重于“情”的张扬,在“情”的张扬中,点、线、色、墨的韵律节奏生机活力,折射出的是画家的精神状态。“气聚而神动”,何水法正是把一种生命的豪气注入笔墨之中,使物质的笔墨转换为"神韵"的活力。
  这样的作品,以灵性用笔。毫无经营之感。顺其自然、伸缩有序、开阖聚散。使满幅色墨有情有意,润泽韵秀,十分动人,给人以清新爽朗般的现代美感,而不似古人花鸟画中的哀怨、伤感之作的颓废情调。
  何水法秉性豪放旷达,故大写意花鸟是他直抒胸臆最好的媒介,作为优秀的花鸟画家,何水法并未一任性情驱使,恣肆放纵笔墨,而是分寸有度,收放得体,使画面既弥漫着淋漓之气,又体现一种精湛的文化品位;细察他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小心谨慎地区别着写意挥洒与粗野空泛的界限,审慎地区别着含蓄与含糊的界限,简练与简单的界限,等等,事实上,这是一种微妙的区别,由此可以见出画家的不同凡响的眼光与精湛的技艺,也见出了艺术境界的高下与优劣;正是基于这种把握,他衔接了传统与现代,使自己的花鸟画创作,别开生面,富于新意,譬如:色――浓淡相宜,葱宠润郁,墨―― 苍润淋漓,酣畅凝练,线――流动转折、气采飞扬、点 ―― 恰到好处、精致典雅。它们的综合与合理分布,使作品的神韵、张力都得到最好的展现。
  从何水法的花鸟画创作中,我们看到他的艺术之路是以传统与现代作为起飞的两翼的。在何水法看来,传统并未因历史的前进而暗淡,其精华也并未因此而灰飞湮灭,倒是在创造者手中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使有限变为无限;而立足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有可能使艺术中许多的不可能最终成为可能,使人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诡;可见,优秀作品的诞生是传统与现代共同作用的结果。
  何水法正是选定了这条道路,开始了自己的不倦求索,并使自己的艺术获得了独特魅力与美感的,它因而形成了画家花鸟画艺术的一大特色。他始终以水、墨、线、点、色,在有意无意之间,若离若即之中营造着一种清丽的境界与氛围,满纸洋溢着含蓄、朗润、温磐的书卷气与文化意蕴;因此,这样的花鸟画,己经超越了“花鸟画”自身的定位,它承担了一种精神内容,寄寓了文化新生的魂灵。
  地老天荒,美人迟暮,艺术只有不断继往开来,才会日日新、月月新,才不会陷入“穷途末路”的困境,而作为当代花鸟画成就卓著的画家何水法先生,是牢牢把握了这一点的,他的心灵始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悸动,同时,也使他艺术自身的魅力得到一次次的深化和升值。
  ——《文艺报》1999-1-26第三版

  专家评价
  艺术大师评价
  刘海粟
  观看何水法先生牡丹作品后作诗为赠:“疮痍满目小楼寒,静极无聊酒瓶干,忽见山东菏泽本,敢遣春色上毫端。”并说:“何水法这个小青年将来有两个可能:“一是昙花—现,二是大器晚成。”“浙江的何水法是个小青年,有一年他从山东写生回来,毛遂自荐地让我看他在菏泽画的牡丹墨线稿,我看了很高兴,当场把他的画稿留下来,仔细地看他怎样写生,实际上也汲取了于我有益的东西。”“我觉得他(何水法)写生的态度较严肃,取材的角度也不错。很少去画牡丹,因此也信手地临了几张。”(何水法)“因为他画得很用功,而且有点灵气。”“我相信(何水法)这是个用功的而且有出息的年轻人。”(刘海粟《存天阁谈艺录》)。为何先生作品题词:“精极笔法,豁然心胸,略无凝滞。”

  著名书画鉴定大师评价
  谢稚柳
  为《何水法花鸟画集》写的序言:“所作白描牡丹气韵生动,章法各异,笔势圆润,骨体苍劲,确非一般常入可比,意趣横生,深得写生三昧。”“观其画,无论是一花一草,皆植根于生活,取法于自然,使之幡然升华,别开生面……无论是彩毫细写,或者点色泼墨,他都不是对一花一草只作如实描写,而是观其神态,取其神韵,挖其意境,寻其诗情。因此所作之画,无不尽态极妍,生面别开,逸远疏澹,萧然物外,画中诗意流溢而出,又意在笔先,气势磅礴。”“何水法对传统书画均作研究,书法功夫极为精深,而他习画,初学工笔,远宗徐(熙)黄(筌),上追宋元,熟驾明清,对陈老莲之用笔,徐青藤之泼墨皆细心研究思悟,使之从没骨点染到兼工带写,近年又致力于泼墨点彩,然追青藤、白阳、八大、石涛,所作大写意气旺神畅,笔墨华滋,浑然天成。墨沈淋漓,潇洒清新,厚实灵动,相映成趣,堪称一家。”

  陆俨少(中国美院教授)
  为何水法先生白描作品题:“水法年方壮,刻镂谨微,精进不已,因此而放笔直扫拓为意笔,可医近世无根少蒂之病。”为何先生的《水墨芭蕉图》题:“水法此作气旺神畅,得青藤、八大法,大笔如椽,千夫辟易。”

  关山月(岭南画派巨擘)
  观看了何先生在广州美院举办的花鸟画展后,面对何先生融合西洋画技法的作品说:“外国人有的,你也有;你有的,外国人却没有,”又针对他的工笔画说:“你有了工笔的底,再画大写意,好比黑夜行路有明灯,怎么走也不会迷路。”

  唐云(上海中国画院前名誉院长)
  题:“水法贤友画此笔墨奔放,有青藤、白阳之妙,然气势更盛,可谓后来居上,佩服,佩服。”

  程十发(上海画院院长)
  盛赞水法“六法翻新”;“水法画师寓虎林,以传统而言当为浙派画家。今日察之不尽相同,地区愈远,渊源愈近。水法之画有溯自两宋院体,有类近代白石山翁放笔,以古今中外为法,不铭一家,自为水法耶”;“何水法能工能写(意),工(笔)的极工、写(意)的极放,而且工、写都很好,这样的画家全国很少见。”程十发为何先生的水墨芭蕉题词:“青藤梦里画芭蕉,落笔苍茫气自豪。”
  为牡丹手卷题:“春光第一”。
  为四季花卉手卷题:“万法生无法,无法生有法”。
  为花卉册页题:“笔墨神、奇、趣,江南第一枝”。

  陈大羽(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何水法的作品我见过很多,画得很好,在传统上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总的一句话是:‘出蓝’。”

  陆抑非(浙江美院终身教授)
  书赠何水法:“水法仁弟法眼存念。工笔野逸兼通,飞腾气盛,前程远大。”为何水法题词:“休言泼彩是新路,水法通时八法通,水法仁弟近有泼彩创新法,可嘉也。”为水法白描作品题:“水法此帧颇得经营位置之法,可作白描借鉴。”“水法写生以钢笔对花写之,能取舍自如,颇非易易。””水法钢笔线描对花写照用笔已能得虚实断续之趣,在章法上精心经营堪称写生上品。”

  张桂铭(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
  “何水法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谦虚,很真实,他怎么看,怎么想就怎么说,无论是现代芝术还是传统艺术都有他的看法,他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来发展自己的艺术道路,我个人认为很值得学习。”

  喻继高(江苏画院副院长)
  “水法同志这个画展到江苏来,给我们大饱眼福,这样的大写意多年不见,我们的一代大师相继都走了,现在看起来大写意后继有人了。通过这个画展,感觉到有一种力,这种力表现在他的章法、线条、气度,感觉到比较有气派。看出来他在认真地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沿着中国画发展的规律在继承发扬。”

  中国书坛泰斗评价
  沙孟海
  为何水法牡丹作品题词:“锦窠仙髻”“水法同志春风妙笔,为牡丹写照,象征盛世文明,读后率墨志佩。”沙孟海书赠何水法对联:“下笔开生面,搴帷览物华,水法同志方当妙年,画名籍甚,集唐人语奉贻以曹将军(即唐代大画家曹霸)期之。”

  著名美术史论家评价
  邓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突破原有画风,向泼墨、泼彩展其胆力,纵横驰骋,苍茫错落,挟风雨雷霆之势,具惊心动魄之奇,独辟蹊径,力求创新。”“何水法的泼墨作品,正在于善用水和笔力,故墨色华滋,光彩焕发,深得墨法三昧。至于泼彩画法如《紫藤》比泼墨更引人入胜,画面布满青藤,色墨交融,浑然—体,笔走龙蛇,用狂草笔势写藤,用朦胧彩色写花叶,交织成诗一般的神奇境界,无法之法,不似而似,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艺术魅力。”

  著名美术评论家评价
  陈绶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文艺报》发表的《花鸟精神》中写道:“何水法是当代中国画坛上极为引入注目的花鸟画家,他底蕴丰厚,气度爽朗,既有极正统的学养功夫,又有极广博的人生阅历,还有更可贵的秉赋胸襟,加之他勤勉善思,坚持从时代生活中发掘灵感悟性,终于在他研究生毕业之后不到二十午的努力中,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貌,以雄强的画风一扫花鸟画画坛自古多轻柔的旧貌,独树二十世纪末期中国画特有的花鸟精神,反映出这个时代所铸就的一代新风。”“在古住今来的画家中,像他这种在两端(工笔画和大写意)极度的法则中游刃有余,双善兼美的画家也是不多见的。”
  卢辅圣(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
  “何水法是我的学长,经过十几年以后,突然见到那么大规模,那么全面的展览,强烈印象真让我刮目相看,因为整个风格有很大的改变。他尽管也使用笔墨,尽管也强调笔墨视觉效应,但更多地强调即性的、感性的,笔墨以及笔墨视觉效应相互配搭以后形成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样式,这种绘画式样在某种意义上跟古代传统是有距离的,也正是现代入孜孜以求的创新成分所在,所以在这点上来说,比以前是进步很大的,他的面貌和气息有了很大的飞跃。总的来说,一个是丰富性,另一个是视觉冲击力比以前大大加强,这两点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孙克(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
  “近代写意画大师,浙江的吴昌硕、潘天寿,他们在中国文入画的历史上,都属于里程碑式的人物。我想,何水法的艺术应该属于这古老悠长,历久弥新的文化链条上的一环。首先,画家的强烈个性是绝不可少的。青藤、八大、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陈子庄这些大家的个性多么鲜明强烈!何水法的艺术已经显露了他的个性:率直、真诚、强烈、突兀、大胆,当然还有些“狂”。在这强烈的个性中,我感到这位浙江画家和他的浙江先辈在气质上的某些接近处。其次,何水法毕竟是当代人,他的创造意识是明确的。他敢于试探,不断前进。在题材的觅取上,内容的取舍上,构图的变化上,色彩与墨色的配比上,他都在有所继承延续的同时而不停地在变化。所谓“我有我法,自有我在”,是个性也是创造性。何水法笔墨厉害。他用笔凌厉,恣肆磅礴却不失厚重。何水法用笔有力度,一是胆量,二是功力。他用墨也颇有法,浓淡、枯湿、收放有法,并不一味野战,功力火候已到。”
  徐恩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著名浙派画家何水法的花鸟画,总体来说,风骨遒劲,笔墨酣畅,生机勃勃,雍容大度,画面之间删繁就简,何水法正是把一种生命的豪气注入笔墨之中,使物质的笔墨转换为“神韵”的活力,因而同是一叶一花,他的作品便现出苍翠欲滴、娇艳妩媚的特点,一种不同于古人的艺术内涵便溢荡画面。何水法秉性豪放旷达,故大写意花鸟是他直抒胸臆最好的媒介,作为优秀的花鸟画家,何水法并未一任性情驱使,恣肆放纵笔墨,而是分寸有度,收放得体,使画面既弥漫着淋漓之气,又体现一种精湛的文化品位,细察他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小心谨慎地区别着写意挥洒与粗野空泛的界限,审慎地区别着含蓄与含糊的界限,简练与简单的界限。”
  林丰俗(广州美院教授)
  “董其昌‘造化在吾手,笔下有生机’。我觉得用这句话来送给何水法先生很合适。何水法的画,画面充满着生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就不光是自然界本身。这包含了生活、修养,还有手头上的功夫。他对生活有很深的体验,对传统又有很深的修养。……我很佩服何先生的工笔、小写意、大写意三者分家,拉开距离,而且都做得很到家,这不用说我们现在,就是老一辈的画家也都不容易做到。”
  杨之光(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名誉顾问)
  明清以降,水墨花卉画的技法,可以说达到了顶峰,想超越十分不易,如画牡丹者众多,然多数有“熟”走向“俗”,走向绝路。而水法的画独辟蹊径,不拘形式,着眼传神,色彩艳而不俗,吸收缶老之巧用复色,青藤八大之流动水墨,渗至以书法入画,加强力度。他善于运用传统技法,又在创造新的水墨技法,十分难得。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王沂东
·下一篇文章:吴山明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xiandaishj/1811301647529J5KH21890K6KJ33D98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