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女性油画家及市场述评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刘晓丹 张达莉
潘玉良 1954年作《花鼓灯枣袖舞》 38×51厘米 中鼎国际2008年6月拍卖成交价187万元 20世纪初,许多女性从封建家庭走出,接受新文化教育,学习绘画。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一批留学日本或欧洲、后回国任教于美术学校的女画家。她们完成了从“闺阁画家”向“新女性画家”的身份转换,其作品丰富了中国现代绘画的样式,也奠定了女性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被誉为“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的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蔡威廉、丘堤、孙多慈,是此类画家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在当前中国艺术市场的老油画板块表现也最为活跃。以下以生辰为序,略述她们各自的艺术简历及作品的市场概况。 传奇女性——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年),江苏镇江人。她8岁前父母双亡,14岁被卖入青楼,18岁被赎出。她1918年考入上海美专,学习西洋绘画。1921年考取官费留学法国,先后入读里昂中法大学、里昂美术专科学校。1923年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两年后考入意大利罗马帝国美术学院。1927年,其油画《裸女》获罗马国际艺术展金奖。 潘玉良于1928年回国,次年被刘海粟聘为上海美专西画系主任、教授,并参加首届全国美展,被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的第一流人物”。1931年至1935年,她兼任新华艺专和中央大学教授。此间,她创作了大量油画,举办过4次个展,以“气魄雄浑”的画风得到美术界好评。 1937年,潘玉良再赴法国。其油画不再拘泥于形似,而是引入中国画线条,色彩采用固有色平涂,空间变为二维。50年代后,她采用硬豪笔,与西方油画技法相区别,呈现鲜明的东方特征,构图夸张,色彩绚烂。她的创作以人物画居多,大量女人体绘画由自己充当模特,多以线条勾勒轮廓,再以淡彩点染结构和质感,后用点彩和短线作背景,具秀美灵逸、坚实饱满之趣。 潘玉良一生作品极丰,但生前穷困,画作极少卖出。她1977年去世前,嘱知己把一生创作运回祖国。1984年,其4000余件遗作回国,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此前一年,石楠的小说《画魂——张玉良传》发表,后经多家报刊转载,形成“潘玉良热”。之后的20余年里,该书先后出版十余种单行本,并有电影《画魂》、音乐连续剧《潘张玉良》等播映,潘玉良随之成为美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人物。 “潘玉良热”使其画作行情看好,小部分私人藏品陆续上拍。1998年,其1934年作《南方小镇》在中国嘉德以8.25万元成交。新世纪(24.40,0.03,0.12%)以来,其油画时创高价。 2002年,潘玉良的《1939年作人体》等4件作品成交,总成交额80余万元。2004年,其作品共成交7件,总成交额400余万元,其中《浴女》在香港苏富比以213万港元(合人民币228万元)成交。从2005年开始,其作品价格陡增,当年共成交7件,总成交额达1360余万元,其中1949年作《自画像》在香港佳士得以964万港元(合人民币1022万元)成交,为目前中国女性画家作品的最高价。2006年,其作品共成交10件,总成交额近3000万元,其中《窗边裸女》《非洲裸女》《躺在沙发上的女人》的成交价均在500万元以上。 上拍的潘玉良油画以人物画居多,静物其次。截至2010年1月初,其作品共成交91件,总成交额1.0141亿元。其中油画37件,总成交额5625万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第32位,为“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之首,也居中国女画家之冠。 (刘晓丹 张达莉)
·上一篇文章:国内名人手迹收藏成为热点 目前仍方兴未艾
·下一篇文章:书画市场“以假代真” 迷乱眼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touzi/10871539597B1297AFB72C5E2JB6H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