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炒作泛滥 投资书画需擦亮眼睛

人为炒作泛滥 投资书画需擦亮眼睛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随着艺术品市场化,在拍场上包装炒作、人为造势造市的现象较为泛滥,近一两年此风尤盛。这种人为的造势造市,丝毫不等同于正常的市场推广,而是采取一些不正常的隐敝的操作方法、手段,把完全不具备水平的画家快速炒红,或将一般的三流画家炒为“大家”,画价飞速飙升,扶摇直上,如此现象在当今内地艺术品市场不在少数。

    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创办十余年来,在书画拍卖中,当代书画一直充当着配角的角色,极少以专场的形式出现。但是,经过近两年国内各大骨干公司的重点宣传推介,特别是过去的两年,当代书画行情明显升温,渐成气候。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国内“当代书画”专场拍卖成交额已达数亿元,这一数据表明,当代书画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老一辈高位领衔

    在老一辈当代画家中,论市场表现,吴冠中、程十发、陈佩秋、刘旦宅、黄永玉、白雪石、林墉等几人表现最好,其中吴冠中最为抢眼。2005年在荣宝春拍中吴冠中《黄土高原》以1870万元拍出,在当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其巨幅彩墨画《鹦鹉天堂》以3025万元再创天价,成为国内在世画家拍卖最高纪录,显示出他在国内画坛的顶级地位。程十发近年在拍场的表现也十分惊人,据统计近两年其总成交达1.29亿元,成交总计573件,2005年在中国嘉德四季第3期拍卖会上,他创作于1957年的一套少数民族题材连环画稿《召树屯和喃婼娜》以1100万元成交,突破千万元大关,令人刮目,他画的《孔雀公主》册页八开随后在2005年荣宝秋拍中也以132万元高价成交,在老一辈画家中尤为突出。此外,陈佩秋、刘旦宅、黄永玉、白雪石也表现不俗,去年个人最高成交价在200万元-400万元之间,体现了老一辈画家在藏家眼中的地位与价值。

    中青年已成生力军

    漫步当今国内当代书画专场可以明显感受到,中青年已成为咄咄逼人的一支生力军,无论拍品质地、画面冲击力及在整个专场中所占的比例都毫不逊色,令人眼前一亮。在老一辈画家的画价冲锋在前打开空间后,中青年已紧紧跟上,不少画家的精品或大尺幅画作皆纷纷突破百万元大关,上涨之迅猛令人始料不及。如王明明《兰亭雅集图》(352万元)、贾又福《山月初升图》(214.5万元),范曾《灵泉道风图》(231万元),杨延文《江浸月》(165万元),崔如琢《山水八屏》(330万元),丁绍光《母与女》(115万元),冯大中《君临山野》(154万元),石齐《农奴的故乡》(176万元),杨彦《溪山滴翠图》(132万元)等。此外,何家英《心共野云闲》(82.5万元),史国良《西藏奶茶香》(49.5万元),他们的拍品价位普遍有所抬升,不少已稳定在几十万元附近,显示出他们自身的实力及买家对他们未来的看好。

    学术标准不可或缺

    对投资当代书画的买家与投资人而言,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将学术性放在第一位显得至为重要。只有挑选具有高学术水准的优秀画家作品,才能降低投资风险,进而保值增值,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舍此将有极大的风险。纵观近现代中国画名家,绝大多数成功的、受市场推崇的画家,无一不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推陈出新,如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是学院派,具有渊博的知识与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画家画匠,他们最终在画坛获得一席之地也就理所当然。所以较高的学术性、鲜明的个人风格、学院派地位及市场欢迎程度要全面综合考虑,其中对当代画家而言,前三个因素更显重要,因为它牵涉到该画家的成长性与发展空间,只考虑一时一势的市场,顾此失彼,忽略学术性的重要性,势必给买家与投资人带来较大风险,这一点对当代书画的投资殊为关键。

    人为炒作谨防入套

    随着艺术品市场化,在拍场上包装炒作、人为造势造市的现象较为泛滥,近一两年此风尤盛。这种人为的造势造市,丝毫不等同于正常的市场推广,而是采取一些不正常的隐敝的操作方法、手段,把完全不具备水平的画家快速炒红,或将一般的三流画家炒为“大家”,画价飞速飙升,扶摇直上,如此现象在当今内地艺术品市场不在少数。

    其实任何一位大师或名家的画作都是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攀升上去的,吴冠中的国画价位也是从十万起步,经历百万最终突破千万大关的,哪里是像坐火箭的“名家”一炮而红,这种不负责的人为造市、造势,最终将使糊涂一时的买家紧紧套牢,落得个惨不忍睹的下场。


·上一篇文章:津派书画新年新价值
·下一篇文章:“奥运收藏”逐渐步入高潮 年前介入最为适宜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touzi/0731285257K00C5IGB4H5B7DAH8GB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