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今薄古的中国市场 分析当代艺术的头名状

厚今薄古的中国市场 分析当代艺术的头名状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从2004年起,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资热潮之后,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一轮的宠儿,国内油画市场突然形成最新的投资热点,成交旺盛、价位高抬的局面频繁出现,油画作品更是屡创拍卖价格新高,各大拍卖公司也纷纷开辟油画专场,油画拍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

    2005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北京保利、上海朵云轩5家公司,一共推出9个油画拍卖专场,成交油画作品1260件,总成交额高达5.53亿元。特别是在2005年11月4日,中国嘉德公司秋拍油画专场成交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3亿元。当时,陈衍宁的油画巨作《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以1012万元创下中国内地油画成交最高价纪录。但仅仅过了两天,在2005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徐悲鸿的《珍妮小姐画像》便以2200万元的高价突破了内地油画的成交价纪录,北京保利首次推出的这次油画专场成交额也同时破亿达到了1.09亿元。

    当代油画获得收藏者青睐的原因之一,是相对国画市场赝品较多的情况,油画市场赝品很少,创作者大都健在,而且油画的入门门槛较高,技法较为复杂,仿制的难度大。另外,新出现的投资人群大多是生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国际商务活动参与者。资讯获取渠道的开放性使这个人群对外部环境敏感,对自己的品位自信,并且有持久收藏愿望。他们和国际藏家一样,带给油画市场国际化的鉴赏标准和收藏理念。

    “现在的涨幅超出我的想象,也超出了所有人想象。”从艺术家到收藏家,投资商到拍卖行,这句话代表了太多人的心声。如今,中国油画突然蹿红的态势让人关注,许多作品已被收藏者视为“美丽的存单”。有报道戏称:“当年因生活所迫改行的艺术家纷纷回来搞架上绘画,现在唯一头疼的事是,手头这幅刚画了一半的作品,完成后究竟交给等候在画室外的几个画商中的谁更合适。”

   《元人秋猎图》流拍的背后

    在保利秋季拍卖会上,因为叫价过低,曾经于1989年现身纽约佳士得拍卖会,并以当时创纪录的187万美元成交的水墨画《元人秋猎图》意外流拍。在拍卖界,流拍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让一些业内人士意外的是,几乎各大媒体都在拿它说事儿。

    按照一些藏家的观点,书画鉴定界对《元人秋猎图》的创作年代有不同认识可能是影响拍卖的一个因素,而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拍卖业人士的支持。事实上,正是这一点成为媒体的兴趣点,因为它无异于从一个侧面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厚今薄古风”做出了解释——古画鉴定难,这也成为当代艺术品热潮的重要推动力。

 

 

   “其实,各个拍卖板块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中国书画部经理李思莫表示。不过,很多人都认同这样的说法,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者最为集中的板块还是中国书画。如果说中国书画与当代艺术品有所不同的话,这不同之处便在于赝品——中国书画市场的赝品之多,让人防不胜防,而且仿冒者的技巧越来越高超,有时候甚至连专家都难鉴真伪。有藏家指出,2001年到2007年,国内拍卖市场上一共出现过6000多幅张大千的作品。然而,张大千一生的创作不会超过4000幅。

    “花上800~1000元就可以买一个专家的鉴定证书。”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主编方书华义愤填膺:“有些专家,只要你出钱,他就敢盖章。”有媒体报道,某专家家中经常排长队,礼品堆满屋。来的多是收藏者,名义上是给藏品“掌眼”,实际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藏家付钱,专家为藏品证书签名。一位曹先生慕名找到这位专家,花钱买了证书,还留下专家鉴定的现场照片。本以为可为祖上传下的唐卡“画龙点睛”,可几家拍卖公司都不肯将藏品上拍。“这是因为部分‘证书型专家’已经上了各大拍卖公司的‘黑名单’。只要看到证书落款是他们的名字,藏品就被‘封杀’。收藏者花钱买来的证书可能一钱不值。”方书华说。事实上,“收钱开证书”的情况也存在于一些评估鉴定机构中。除此之外,有些画廊会伪造虚假的鉴定书,以此来蒙蔽藏家。

    当然,抛开私欲不说,鉴定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造成鉴定难问题的原因之一。一个人要成为文物全才是不太可能的,甚至对某一门类研究得十分精通也是很难的。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擅长鉴定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他就曾经直言,论及对书法的研究,自己不如刘九庵先生,“如果要买傅抱石先生的作品,最好就去请教他的儿子傅二石先生。”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官方鉴定机构,也没有统一的鉴定模板。“现在的状态是专家‘各自为政’,得出的结论只能代表个人观点。而且各专家之间也互不服气,都认为自己的结论才是正确的。”对于借助科学仪器进行鉴定的做法,这位业内人士颇为不屑:“仪器的检验标准是谁来制定的?还是人制定的。归根结底,鉴定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不要用鉴定证书藏古玩。”

    此外,在某种程度上,拍卖行不保真的合法性似乎也让赝品更加肆无忌惮起来。据了解,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61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样一来,藏家、投资者进入书画市场的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相比之下,当代艺术品的安全系数比较大。“古代书画、古陶瓷、青铜器等因为年代久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在世的艺术家可以指认自己的作品。”业内人士表示。“不过,也不排除这种可能,看到当代艺术品的价格高了,一些人甘愿冒险造假。”常天鹄提醒道。

    很多时候,一些名人名画在拍卖市场一登陆,就会招致它的作者站出来“打假”。对于这个问题,圈外看热闹的人不明就里,认为一定是画家的画被临摹了。事实上,这中间的学问也不小。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表示:“画家站出来打假有两种可能:第一,他本人的作品确实遭到侵权,这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第二,画家本人在不得已的状况下会否认自己的作品。一些画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画了当时有违个人主张的画,过后多半不愿承认,比如在‘文革’时期的一些作品;还有一些画家的个人生活交际圈子比较复杂,经常以赠画的形式结交朋友,过后,其家人或者主管单位领导认为其交友不慎,他本人也希望和这些人撇清关系,自然也就不愿承认画作的真实性了。”

|<< << < 1 2 3 4 5 > >> >>|


·上一篇文章:中国国画为何卖不过油画?
·下一篇文章:从来卖不上好价 得奖画为啥不受藏家青睐?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0712159488778IJ833HF449H96IAD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