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能否成为“人民币资产”
来源:中国商报 文章作者:肖 飞
在此轮书画拍卖中,孙中山的书法“博爱”从2万元起拍,短短数分钟后,成交价一举冲至70.56万元,这也是目前“博爱”书法拍卖的最高价。孙中山所留存的墨宝颇多,其中“天下为公”、“博爱”等更是常见。有一种说法是,孙中山亲笔题词“博爱”共有63件。从目前的拍卖市场来看,排除赝品的因素,“博爱”的成交价从6万至70万元不等,价差非常大。究其原因,不妨从高价成交的书法作品中寻找。此次以70.56万元成交的“博爱”,上面的题识为:“丹林先生属。孙文。”为孙中山赠送给南社成员陆丹林的,“博爱”两字刚劲有力,笔力浑厚。由于前期南社与辛亥革命的密切关系,因此这幅作品的意义就不同凡响,由此增加了这幅作品的价值。
另外一幅拍出高价的“博爱”书法,是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成交的,估价8万至12万港元,成交价是40.8万元。其特别之处就是款识为“民国二年”,即1913年。“二次革命”讨袁之役就发生于该年7月下旬,经二月,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再东渡日本。本幅写于绫上,日本原装裱。由此推断,似属中山先生该年在彼邦居停时所写,取材选料皆当地原物,直到近年方从东瀛流出。
其他的“博爱”书法的成交价均在10万元左右,其特点是只有“孙文”的题识和“孙文之印”的钤印,价差则主要是由于书法本身优劣造成的。从目前的拍卖市场来看,名家墨宝已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但要真正发觉其中的“黑马”,关键还是要从书法上提供的信息来寻找书法之外的故事。
与孙中山的书法“博爱”相比,张大千、张善子联手创作的《弄玉吹箫图》取得高价,其原因则是在书画之外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用这句话来形容张大千和张善子再也恰当不过了。早在1935年,在北平中山公园就举办过“张善子、张大千昆仲联合画展”,这也显示出两兄弟联合创作的作品,在当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目前市场,张氏兄弟联手创作的画作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册页或扇面形式出现,即两兄弟各自画自己擅长的题材,形成一个系列,像在2004年广州嘉德的春拍中,张善子、张大千《丹青联璧》册页(十二开),成交价达到了418万元。在2006年西泠印社的春拍中,张善子、张大千联合创作的《山君、人物》成扇,估价38万至45万元,成交价为116.6万元。另一类则是两兄弟联合创作于一张画作上,像《弄玉吹箫图》中,描绘绿衣仙子、驭白凤吹箫,由天界而降的情景,张大千画人物,张善子则设色。在2000年北京翰海秋拍时推出的《松林虎啸》,则是突出了张善子画的虎,而张大千画的松林风景则作为配衬。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目前这样的市场情况,关键就是需要找对品种,这样才能在上涨的市场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上一篇文章:宋庄的光环与尴尬
·下一篇文章:"大师珍品"市场泛滥 "大师"之作含金量几何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0711285953J9DG9A504FGGJFCAH72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