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赝品多 专家支招辨假货
来源:《兰州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在日前兰州市举行的一次民间艺术品鉴定会上,一位收藏者带来了一只他花费20万元购进的青花瓷器,可是经专家的现场鉴定,这只他珍藏了多年的“宝贝”竟然是赝品,“李逵”变成了“李鬼”,收藏者的一肚子苦水只能往肚里咽。 瓷器 风格磨痕藏玄机 据了解,目前收藏品市场上的假瓷器多来自江西景德镇和河南,这些地区自古盛产瓷器,于是就有一些私人作坊,以传统的制作工艺制成的瓷器,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出来的假瓷器足以以假乱真。因此,瓷器在真伪鉴别上相当困难。 那么,瓷器收藏者们若要鉴定瓷器的真伪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省收藏协会理事、瓷器收藏家白建军先生介绍,鉴别瓷器的真伪首先应该注意不同年代的瓷器,其风格是不同的。其次,真正的老瓷器,其表面存在自然的磨痕,底面的磨痕也有分段不平的现象;而伪造的老瓷器,其表面的磨痕都是人为打磨的,底面的磨痕也显得平整而不自然。此外,老瓷器虽然经过了百年,但它的釉质感仍旧要比伪造老瓷器要好,瓷性显得温和润泽,有油脂感。而仿制的新瓷“火”气未退,有浮滑感。 他告诫步入瓷器收藏的人:“现在的收藏品市场假瓷器都成灾了,瓷器爱好者要想避免买到假货,少花冤枉钱,就要增强自身的鉴赏能力,多请教有经验的同行或者专业人士,在购买瓷器时,也最好有内行人陪同。” 彩陶 颜色、水锈有差异 近三五年来,收藏品市场上的彩陶赝品越来越多,它们主要来自甘肃、宁夏以及河南等地区。彩陶的仿造较瓷器、字画等不同,因一些彩陶在出土时,表面的图案等已经损坏,而坯子完好无损,因此仿造者利用收集的彩陶残片的图案在真坯子上作假画,让人真假难辨。还有把收集的彩陶残片碾磨后掺入陶土,经过仿古勾画烧制而成。造假仿造方法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对于如何鉴别彩陶的真伪,记者采访了收藏家张兴武和王海东,他们认为,鉴别彩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直观的鉴别即是看彩陶的表面颜色,彩陶多以黑色为主,少有白色,因为白色容易脱落,且出土的彩陶颜色要淡一些,图案也比较质朴;其次,真正的彩陶长久埋在地下,氧化较为严重,一些陶面可见草根的纹路,将其煨在水中,真正的彩陶渗水性好,吸水快,同时还能闻到一股土腥味;还有,真彩陶上会有水锈,复制品上则没有。总之,真彩陶上记载着几千年来大地和泥土的最原始的信息。 字画 神韵很难作伪 “瓷糊涂,纸老虎。”与瓷器相似的,字画在收藏品市场上的“李鬼”也不少,且同样难以“抓获”。较瓷器而言,字画的造假因其制作工艺简单而更为容易。字画的造假,随着字画的诞生便开始存在了,二者可谓是“孪生兄弟”。全国各地都在仿造名人字画,而一些大师级的书画作品的仿造则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同样以作坊的形式运作。 目前,大师级书画赝品减少,而二、三流书画家的字画仿作越来越多。那么,真伪字画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不同?为此,白建军也向记者作了介绍,辨别字画真伪,首先是从画面效果及落款看“神”。伪造的字画无法达到真迹的神韵,同时,落款的笔力也欠火候,达不到原作潇洒流畅的境界,无法伪造书画家自己独有的特征。
目前的文物及艺术品收藏市场上,假货、赝品随处可见,涉及到彩陶、钱币、瓷器、青铜器、玉石、字画等众多文物及艺术品收藏领域。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赝品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些赝品扰乱了人们的视线,令收藏者吃了不少哑巴亏。同时,赝品横行的收藏品市场,也导致了许多问题。那么,作为文物及艺术品收藏爱好者,究竟如何才能尽量少的避免购买赝品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我市目前在各类文物及艺术品收藏鉴赏上颇有建树的行家。
·上一篇文章:以藏养藏“四要”
·下一篇文章:中国书画:以尺论价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oucang/076231413373IEAH519638BGD966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