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有钱投不出”症结何在?
来源:光明日报 文章作者:张玉玲
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一览 制表:杨君 2012年,《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 CFP 制图:陈恒 一边是大量文化企业呼唤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却是一些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趴”在账上闲置;一边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争夺即将上市的文化企业“稀缺资源”,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却苦于“雨露不沾”……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盘子有多大?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中国好声音》、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投资新华网、华澳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画皮》、建银国际文化产业基金投资小马奔腾……不经意间,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一支活跃力量,以资金特有的敏锐“嗅觉”寻找到了中国文化产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那些“金子”。 目前,中国到底有多少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全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究竟有多大的“盘子”?因为其散落在各地和各个行业中,很少有细致的统计。不久前,从事文化产业投资咨询的新元文智公司发布研究报告,首次公布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家底”: 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16支,包括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金等几大类。以35支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为例,首期实际募资规模达459亿元,成为集聚资金的“大湖泊”。 在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利好政策“刺激”下,2011年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井喷”期。在2007年至2012年发起的35支文化产业综合股权投资基金中,有16家是在2011年成立的。 2011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成长“拐点”,改变了外资和国内投资的对比。2011年以前,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中,外资占到60%以上的份额,分别投向了分众、盛大、完美世界、新浪等公司;随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兴起,目前外资投资比重降到了40%以下。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资金为什么既“稀缺”又“富余”? 我国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首期到位资金数额庞大,但这些资金都投向文化产业了吗? 据新元文智公司董事长刘德良介绍,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实际完成募资金额大约为总募资规模的30%-40%。按照一般私募股权投资机构2-3年的投资周期计算,每年能够投到企业的资金为150-200亿元。 可实际投入情况怎样呢?从目前实际投资状况分析,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披露的投资案例数共有52个,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00亿元。 实际只投出50%左右,这意味着募集来的资金有一半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介绍说,基金投资一般有“募、投、管、退”四个步骤,如果长期资金投不出去,就得不到充分利用。也难怪一些基金公司的老总感叹,工作的光鲜外表下,其实是无尽的压力。 为什么有钱投不出去?魏鹏举分析,基金都偏好投资未来两三年能上市的成熟企业,这样基金可迅速退出,实现盈利。文化产业中,这类即将上市的企业就成为“稀缺资源”,各基金公司竞争激烈。 具体来说,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相对较晚导致产业成熟度较低,规模化和商业模式成熟的企业较少,同时文化产业企业成长性普遍较弱,大多数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企业经营不可能爆发性增长,出版广电传媒等细分领域受政策和行政体制的影响也会比较大。这些因素导致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挖掘优质的投资项目并不轻松。 从2012年的分析资料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增长呈现回落态势。这是2011年超速发展的自然回落,也是市场的理性回归,毕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快速发展的历史只有三五年。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应该怎么投? 尽管出现“有钱投不出去”的情况,文化产业投资呈现“局部过热”,但这并不表明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情况得到好转。对于即将上市公司的投资是“供大于求”,但文化产业整体阶段的资金还是“供不应求”。 刘德良建议,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思路、运作模式都应转变,要循着文化产业的规律和脉络投资,可以在薄弱环节“发力”,比如参与二级市场增发、并购和初创企业创业、文化商业项目等多方面投资。 “有钱投不出去”也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同质化”竞争的结果。据统计,文化产业基金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影视产业,共计23起,占总案例数的43.23%,其次为旅游演艺行业,共8起。从这个角度分析,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需要开阔视野,向专业化迈进,充分了解文化产业的特点和文化企业的需求,提供专业化服务。 现在文化产业的特点是集中度不高,文化企业的特点是“小、散、弱”,资金可以在并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国外经验看,大型并购都有基金当“幕后推手”。刘德良希望,文化产业基金可以选择一些“小而美”的企业,帮助他们打通产业链,整合市场资源,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刘德良认为,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值得推崇,他们凭着自己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对《中国好声音》等每一次投资都成为成功的模式,对行业产生推动和导向作用,引领着产业的发展。现在有的基金公司只会“摘桃子”,只想分享利益最大的那一块,这是不科学的。其实,并不是只有上市前的投资才是最大机会,如果对文化产业有深入的了解,抓住需求,“量体裁衣”,就能从文化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获得利益。 文化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金融服务,单一融资模式不能“包治百病”,而需要组合担保、银行、保险等多种机构,动用多种金融手段,形成“组合方案”,这样才能在“全产业链”上分享中国文化产业成长的机会。(记者 张玉玲)
·上一篇文章:何水法:美术品巿场急需保护消费者权益
·下一篇文章:停拍钱钟书信件:拾起扫地的斯文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idian/1342312845D56A30FAI769690EJ0JK.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