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误区:艺术品走入二级市场误区

投资误区:艺术品走入二级市场误区


来源:大众证券报  文章作者:陈光

  苏富比的《溪桥柳岸、海棠秀石》7,010万以港元高价成交,匡时的“过云楼”藏书底价高达1.8亿元,保利的《万山红遍》更是以2.8亿元创艺术品估价新高,今年以来,艺术品拍卖走势愈发疯狂,再加上去年一度失控的文交所,中国的艺术品二级市场已经主导了艺术品发展的方向。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一级与二级市场原本是金融行业的专有名词,但在艺术品圈子中也有其存在。艺术品投资专家赵孝萱在其著作《艺术收藏投资的70个问题》中写到,“艺术品市场分为一级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从艺术家直接取得艺术品,通过代理或合作机制发掘艺术家,以展览的形式直接介绍给藏家,进行销售。属于一级市场的有艺术经纪人、画廊与艺术博览会。收藏家从一级市场买入作品后,如果想再出手,这件作品就会再度进入市场,进行二次流通,即进入了二级市场。属于二级市场的有艺术经纪人与拍卖公司。拍卖公司向藏家征集作品,再公开拍卖,作品进行了二次流通,是标准的二级市场。”可见,按照正常的分工,画廊与美术馆应该属于一级市场,拍卖公司是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与国外相比尚有差距

  传统的画廊与美术馆都是通过通过签约、包装艺术家,帮艺术家办展览,寄售作品,艺术品售出后,画廊再按约定的分成数额将销售所得收入支付给艺术家。在国外,许多画廊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与良好的信誉,他们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最重要的部分。如巴黎的法兰西画廊、英国的玛勃洛画廊与萨奇画廊、比利时的百鹤高画廊、纽约的佩斯画廊,他们从不卖赝品,也从不将廉价泊来品加价出售;他们有较高层次的客户圈子,并且与画家有良好的信誉关系。在国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乎由他们引领,一级市场作为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而存在。

  相比之下,国内的艺术品一级市场发展比较落后。中国的画廊与美术馆大规模发展起步晚,经验少,艺术家和买家都还不够成熟。据统计,中国现有画廊与美术馆接近一万余家。除公办美术馆由于财政拨款,经营比较尚可外,民营的画廊与美术馆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他们主要以举办画展和邀请画家笔会为主要盈利模式。然而,许多民营美术馆运营的展品良莠不齐,赝品当道。还有一些美术馆因经营不善已经转行从事旅游纪念品销售,更有甚者已经沦为背后财团与资金的洗钱工具。国内艺术品的一级市场已经没有了其固有的属性,进入了一种畸形发展的状态。

  一、二级市场倒置日趋严重

  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日趋繁荣,国内二级市场已经逐步取代画廊和美术馆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主导,一、二级市场的倒置现象日趋严重。从艺术品征集上看,国内不光画廊和美术馆与艺术家直接沟通,有部分拍卖公司也直接向艺术家征集作品,所以在国内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区分,不像西方那么清晰。相比之下在国外有的国家甚至规定,只有过世画家的作品才进入拍卖市场。从买方市场看,国内有实力的收藏机构和资深买家频频出现在各大拍卖公司的拍卖会场,也让艺术品拍卖持续高温。而许多初级买家对自己艺术鉴赏力的自信心不是很足,觉得只有到拍卖会上才能买到好的作品,这也让艺术品收藏进入病态的发展路线。从艺术家角度看,拍卖公司成熟的发展和拍卖市场的火热也让艺术家觉得自己的作品只有进入拍卖市场才能得到更大的价值体现,这也促使了好的作品只有在拍卖会上出现的现状。

  如遇拐点将进入长期冰河时代

  艺术品一、二级市场的倒置,使得一些中青年书画家没有经过画廊的培育,通过包装使作品价格有所起色后,就直接拿作品到二级市场上拍出惊人的价格。这不仅说明一级市场存在功能缺失,也说明二级市场缺乏制度规范的监管。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胡月明说,“国内拍卖业看上去很红火,实际上其中大量涌现的是原本根本进不了拍卖行的作品。不少拍卖行与画家跳过画廊直接交易,打乱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系,使中国画廊业陷入一种无序竞争的局面。”

  现阶段艺术品市场尚且火热,一、二级市场的倒置并没有引起重视,一旦出现拐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将可能进入长期的冰河时代。


·上一篇文章:拍卖成文物回流重要渠道
·下一篇文章:艺术评论家:农民工题材绘画挑战艺术语言表达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idian/125141136436EF421H584JCEH1B3JC2.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