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威尼斯双年展 我们仍需反思和研究

面对威尼斯双年展 我们仍需反思和研究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章作者:佚名

  世界闻名的商贸大都会威尼斯在今天仍以旅游和艺术闻名。近一个世纪以来每隔两年的6月初,是威尼斯最繁忙的时候,因为每到这一时刻将有几百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飞赴这里观看当今世界历史最久也是水平最高的当代艺术盛会——威尼斯双年展。游客们穿梭于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展览,使得这座小城似乎迎来了节日的庆典。

  今年是中国第5次派出团队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直至今年3月份才公布内容的中国馆从一开始就吸引着人们好奇和关注的目光。

  中国馆的最终展示效果

  本次中国馆以彭锋为策展人,潘公凯、蔡志松、杨茂源、原弓和梁远苇为参展艺术家。以展示中国传统中的荷、茶、药、香、酒五味以及视觉上呈现出“弥漫”效果为主要内容。

  由于策展人提出方案的独特性,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方案一经公布就引来巨大的关注与争议。直至它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向公众亮相,它最终的呈现效果才显示在人们面前。

  原弓的作品是本次中国馆主题“弥漫”最形象化的体现,原本计划是以中国馆建筑“油库”为基础,实现将水压缩为蒸汽的效果。但为了配合室外草坪上蔡志松的《浮云》,便临时在室外草地上加了几组加湿器,没想到这样却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蔡志松的浮云造型与原弓的“雾汽”相互应衬,在绿色草坪的衬托下异常搭配,这成为本届中国馆标志性的作品。经常有小孩子跟着大人到草坪上嬉戏。

  在室内展场,由于意方对用电量的限制,位于展厅中央的潘公凯的作品《融》并未能将温度降低为预想的效果——以水墨为背景的影像装置作品。

  梁远苇的作品并未按预想对馆内油桶加以改造而完成,而是另寻找到一件典型油桶单独做了一件作品。杨茂源的陶罐散落在中国馆的角落,当伸手拿起的时候并不觉得有药的味道。但无论任何作品都无法盖过展厅内大量油桶的体量和气味。

  中国馆的作品总体来看对主题的表达较为浅显。艺术家似乎是在为主题而“主题”的浅显解读上,并没有往深度挖掘。展览更多地体现了策展人的意志,没有更多地将艺术家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体现出来。而作品相互之间也缺乏紧密联系,使得整个中国馆的作品缺少完整性和令人难忘的效果。

  相比之下,今年获得金狮奖的德国馆则在其展厅内布置成为一个教堂的情景,每个元素不可缺少而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件作品以其强烈的效果震撼人心。

  场地限制是中国馆的难题

  历届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其实都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场地。 由于在上世纪70年代,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主场地Gradini已经没有空余土地再来修建国家馆,因此后来参与的国家馆只能分散在Gradini之外的威尼斯城内。而中国馆则被分到了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展区Asenale军械库的最里端——油库以及室外的处女花园。

  但是在油库中存有大量意军在二战时遗留的油桶,它们被列为意大利的国家文物,不可随便移动。因此中国馆室内空间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反而室外的广阔草坪更利于策展人布置和艺术家创作。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邵大箴:潘天寿缘何提出“拉开距离”论
·下一篇文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查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idian/1171415215464F65CI6F6FIE72C5CF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