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村:当油画变成行画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大芬村,深圳关外的这座原本寂寂无闻的寻常村落,以三百原住民的人口和四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承载起三百多家画廊和数亿多元的油画销售额,成为“中国第一油画村”。有人将其视为文化产业市场化勃兴的奇迹,亦有人认为这“不过是行画作坊的集中地”。不管说法如何,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子在今天的世人眼里,成了一个新兴的文化符号。 走入大芬村,随处可见一间间的行画作坊,几名画工正在光线灰暗的画室内作画。有的人弯腰垂首,有的人信手涂抹,有的人用刀片在画布上刮磨着。在这里可以看见无数和“名画”,无论是梵高的《向日葵》、还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些名画的原作价值几千万美元,大芬村的每个人每天都能克隆出十幅左右,他们卖给画商是一百元人民币,如果运到美国能卖几百美元。两百多间行画作坊遍布大芬村的各个角落,每个作坊都是一个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某些稍大的作坊已开始企业化运作,并采用流水作业方式生产行画。 油画结缘大芬村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香港画商黄江出于此地用工便宜和交通便利的想法,将名下的手工油画作坊安置于此。“当时的村子里芦苇满地,房屋低矮潮湿,一到天黑,狗吠不停,我们都不敢出门。”当年追随黄江而来的画工吴瑞球描述道。 当时的大芬村,论经济实力是布吉镇倒数第一,人均月收入两百元。就这样,闭门而作的手工油画作坊在这块弹丸之地上无声无息地生存了八年时间,其间竟没有一间画廊店面出现。留给村民们最深的印象是,不时开进村里的运货车,和一迭迭牛皮纸包裹的“东西”。1997年,大芬油画制作的神秘面纱被媒体揭开,大芬村与油画产业开始作为对应名词被政府官员重视,一系列行政帮扶政策,接踵而来。2001年5月,布吉镇成立专门的“大芬村环境改造领导小组”,镇长亲自挂帅,斥资1000万计划用一个月时间在大芬村开展“清拆行动”,破墙开店,为发展油画产业“铺路架桥”。 村民何秀英说:“那时候,我成天躲在家里不敢出去,担忧着房子拆了以后怎么生活,”但他们很快改变了观念,村官员坦言:“我们也没想到小小的油画会搞成这样的气候,当时只觉得政府愿意出钱,治理环境,至少会把村里厂房的租价提上去。” 2001年,布吉镇文联成立,由东南大学规划专家作出的油画村长期规划报告出炉;2002年,广交会上出现大芬画商奔忙的身影,更有画商远赴土耳其、埃及采风考察;2003年,第一届布吉镇书画作品展隆重开幕等等。在这样一种市场“无心插柳”的基础上,大芬油画产业悄然滋长,渐成气候。 在画商眼里,油画村的兴起,村民似乎是最稳定的受益者,他们拥有的是一个“铁饭碗”。德胜画廊老板朱耀坤保守地估计,文博会前后,房租日日见涨,一户村民光靠收租月入就有两万余元。四年前,眼见政府打造油画市场的心意已决,当地村民不惜借款,相继建起了八至十层的楼房,几乎全供出租。德胜画廊的店面大约十平方米,租金已达每月近两千元。村民们正在别处集资兴建一处花园小区,乔迁新居指日可待。 “艺术与市场在这里对接,才华与财富在这里转换。”这是大芬村喊的最响的一句话。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提高了大芬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艺术与市场的完美结合使文化产业在大芬绽放出独特魅力。 大芬,还未培养出重量级的名家,也未产生过轰动画坛的力作。但大芬,有着艺术家们广阔的成长空间。产生大师,人们有理由充满期待。
·上一篇文章:江湖中传说姐妹花是“蒙娜丽莎”的后裔?
·下一篇文章:银元五步鉴定法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quwen/07420164647AG7894G8JHEEE4ID56B0.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佚名 |
唐奕 |
佚名 |
马晓成 张骁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范培珅 |
范培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