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开国大典》的命运:高岗刘少奇先后被抹去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开国大典》所展现的场面十分壮观,画面的近景是天安门城楼的一角,五根红色大柱排列在左部,按实际情况,右边还有一根柱子,被画家大胆去掉,这就给画面中心留下了充足开阔的空间。在这样热烈而又静谧的历史时刻,共和国的领袖在开阔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一幕:毛泽东站在麦克风前,从容而庄重,在他的身后,朱德一脸喜气,刘少奇正视前方,周恩来潇洒豪迈,宋庆龄的慈爱,李济深的满足,郭沫若的忆惜抚今,张澜的落拓大方,高岗的拘谨严肃,各各不同的神态风度,让我们看到了各自的阅历,性格,真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 但是作为一幅经典名画,《开国大典》的命运,可以说也是不幸:1954年,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被清算,《开国大典》中一抹蓝天,不露痕迹地隐去了当年庄重而拘谨的同庆共和国庆典的高岗……1966年“文革”风暴乍起,刘少奇主席被诬为“中国的赫鲁晓夫”,“党内最大的走资派”,不明不白地被从国家主席的位置上拉了下来,直至默默地死于非命。《开国大典》这幅当年的纪实经典,自然被画家从原画上洗刮得干干净净,把原作上第二排的董必武请到空缺的刘少奇的位置上,这是1968年发生的事。两次抹掉两个人,都是在原作上进行的。两次之外,还有第三次。 1970年,当年掌握文化大权的“中央文革小组”,命令中央美院几个教师回北京,让他们把创作的几篇革命历史画“刷新备用”,其中就有《开国大典》。而《开国大典》早在两年前就抹去了刘少奇,现在又让“刷新”什么呢?原来,“上面”让刷掉林伯渠,也就是画面左边那位。刷掉的原因是,在延安时代,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的有林伯渠,搞“约法三章”的也有林伯渠。虽然当时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的林伯渠早于1960年已经逝世,没有赶得上被打成“刘邓司令部”的人,但与江青有历史积怨的人,江青一个都不能放过。焚尸扬灰有所顾忌,从画上抹掉却是江青的权力能及的。无奈,画家董希文此时已是重病在身,无力应命了。无力应命也得“刷新”,《开国大典》的特殊影响决定了谁也不敢把它打入冷宫,使开国大典的历史成为空白。于是,董希文只好请他的学生来完成第三次的删改。这次,学生没有在董希文的原作上删改,而且临摹了一幅以应“刷新备用”之需,终于使董希文的笔下,保留了林伯渠的形象,没有再一次造成历史的遗憾。 1992年1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览,再次展出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边上有原作原貌的照片,并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开国大典》原作完成于1953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作者在生前对个别的人物形象做过两次修改,同展出1968年作者修改后的原作,故与开国大典真实场面前排出现的人物略有出入。‘文化大革命’后该画由董希文先生的学生按原貌复制,收藏和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特此说明。” 任何由于“历史的原因”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故事。《开国大典》两次由画家本人主动删改和第三次险些删除林伯渠,在文艺作品为政治服务的年代里,这是用不着迟疑的,越是经典之作,越是这样。这或者是那段历史时期,中国的国情使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使一位经典画家的经典作品的原作永远只能深藏于历史博物馆的库房里,却不能不是一个令人浩叹的遗憾。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亿万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样一个难忘的历史瞬间,油画家董希文1952年据此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无疑是惟一的权威之作和经典之作。
·上一篇文章:《清明上河图》真迹是怎样发现的
·下一篇文章: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文物藏品比较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quwen/07414104942989787ED77105G810E47.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唐奕 |
佚名 |
马晓成 张骁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范培珅 |
范培珅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