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落槌 老油画遇寒流

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落槌 老油画遇寒流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作者:佚名  录入时间:08-10-17 09:30:02


朱铭的《太极》


赵无极的《二000年八月七日》

    一向被视为中国艺术市场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已落下帷幕,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相关专场来看,成交情况似乎并不理想。尤其在有关老油画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上,推出了拍品112件,而成交的作品数量仅为39件,成交率仅占总上拍量的35%,成交金额则为3068.098万元。

    从成交状况来看,与春季相比实有太大落差。在春季香港苏富比的“当代中国艺术Ⅰ”专场,主推在拍卖市场较为成熟的现代油画大师之作,作品上拍量虽不多,仅为57件,但成交率达到81%,总成交额为9550.109万元。与之相比,秋季的作品上拍量增多至春季的近2倍之多,但在成交数量上却并不及春季的46件,在总的成交金额上更是仅占春季的三分之一。从作品均价来看,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中“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的平均作品价格为78.6692万元,未过百万元,而春季的数字则达207.611万元,是秋季的近3倍。在成交高价上,秋拍的情况也远远不及春季,在春季拍卖中,有2件作品突破千万元大关,最高价为郭柏川的《北京故宫》创下的2584.7125万元所得,而百万元以上的拍品则有18件,占整场拍卖的32%之多。

    相反,在秋季拍卖中,不仅最高成交价仅为国际艺术大师赵无极的《二000年八月七日》(2000年作)创出的371.36万元,且在这一专场中成交价格超过百万元的作品也仅有7件。而一些如林风眠、庞薰琹等早期油画家,以及写实画家罗中立、陈逸飞等市场一贯走好的艺术家作品却只处于几十万元的成交价位区间,这与上拍作品的质量有相当大的关系。而有更多估价颇高的作品则遭遇了流拍的命运,如陈澄波的《猫鼻头(涛声)》(1939年作)估价1800万-2500万港元、廖继春的《观音山》(1961年作)估价为180万-250万港元、陈逸飞的《高原藏人》(1999年作)等等。可见老油画在香港苏富比的秋季拍卖中表现出了异常的市场趋势。


·上一篇文章:书画秋拍或承春拍“疲弱” 大价位作品难获利
·下一篇文章:希特勒3幅画作将在德国拍卖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paimainews/0810179302H24222D2406BKJ5F8H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