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拍卖“阴”渐转“晴”

书法拍卖“阴”渐转“晴”


来源:新京报  文章作者:佚名  录入时间:07-09-19 08:52:59

王铎的书法作品

  以前,书法拍卖被称为是“书画拍卖会上的陪衬”,而近期其在拍场上的表现愈来愈佳,行情开始上涨。嗅到这一市场变化,北京多家大型拍卖公司纷纷推出“书法专场拍卖”,如中国嘉德9月13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了第十一期四季拍卖会,就专门开辟了一个书法专场;北京匡时也表示2007年秋拍将推出“二十世纪名家翰墨”专场。

  行情见涨 今年升温

  行情“转晴”征兆在今年春拍开始出现,以嘉德春拍为例,一件王铎《自书诗文稿》,估价70万至90万元,最后以212.8万元成交。去年王铎在拍卖场上最贵的一件书法作品,成交价也不过百万元,相比之下,今年足足涨了一倍多。

  在部分公司的四季拍卖上,这种迹象更为明显。如北京荣宝第58期四季拍卖会上,书画专场成交额为1854.4万元,成交率为64%,而去年同期,成交额为1256.7万元,成交率为52.78%。另外,今年的书法拍品品质和价值也有所上升,如今年成交价最高的一幅书法拍品,沈鹏所作,成交价88000元,而去年成交价最高的书法拍品为启功的一幅行书作品,成交价为33000元。

  中贸圣佳艺术顾问赵榆表示,在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书法、国画一直占着主要地位,其成交额逐年呈现增长趋势,尽管在油画和现代艺术的冲击之下,市场总成交量占比有所下降,但随着油画等当代艺术的“热火”减弱,中国书法绘画的地位一定还会逐渐加强。

  “书画倒置” 拍场多见明清作品

  尽管市场出现升温迹象,但目前书画市场当代书法作品鲜有精品,“书画倒置”现象依然没有得到完全改观。

  从荣宝和嘉德今秋的四季拍卖会上可以看出,尽管已经有专门的书法专场,但与国画比起来,书法专场的规模和成交量明显比国画小得多。中贸圣佳艺术顾问赵榆先生表示,按照一般规律,书画市场应该是“书”在“画”前,但目前市场投资者文化修养层次不高,片面认为国画耗时费力,体现的价值更大,因此导致书画市场“书画倒置”的奇怪现象。

  此外,在书法拍卖作品中依然多为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名人作品,鲜见当代书法作品。如嘉德四季拍卖会书法专场,以明清两朝文征明、董其昌、王铎等书法家书法作品为主。书法界人士许波桅表示,在当代书法界,流行书风千篇一律,门类单一,重形式轻内容。书法鲜有创新,艺术品位不高,这也是当代书法作品很难具有收藏价值的原因。

  ■ 专家提醒

  大拍也得警惕“次品”

  书法造假之风自古以来就一直“流行”。赵榆提醒藏家,大型拍卖公司的一些拍卖会中也会夹杂“次品”,不乏一些伪作。他建议投资者不要匆忙入场,在此之前应该了解些基础的美术史、中国史知识,由浅入深,再进场不迟。


·上一篇文章: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来京拍卖馆藏中文古籍
·下一篇文章:苏富比秋拍齐白石、李可染等价值一亿中国书画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paimainews/0791985259D27EB64KE4FG69FI1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