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藏壶

唐云藏壶


来源:《共鸣》  文章作者:季文

  日前,曾与古字画鉴定家苏庚春老先生畅谈艺坛逸事,他数说了众多书画名家的闲情逸致,其中亦说到:“杭人唐云,多才多艺多癖好,书画、诗词、金石门门精通,品茶、斗酒、鉴藏样样皆能,他的国画以花鸟成就最高,所画之花卉题材,全部以药材入画,自号为‘药翁’、‘老药’……’

  苏老的一席话,使笔者想起了在十多年前采访唐云先生时,他讲述了一段关于藏壶而没有悬壶的人生经历。

  我行我路不悬壶

  唐云的祖父在杭州开有一间中药铺,父亲是个秀才,写得一手好字,秀丽的西湖自古就是风雅之地,所以,他们家结交了两类朋友,一类是医生,一类是画家,许多有才气但穷愁潦倒的书画家经常成为唐家的座上客,而当时唐云自小酷爱书画,与这些朋友交往,耳濡目染,绘事日渐长进。但是,由于当时从事书画的人大多穷困潦倒,而行医的朋友生活较为富裕,所以,唐云的父亲从功利出发,反对唐云学画。

  “你去学中医,济世救人。”父亲衷心希望儿子继承家业。

  “做医生有什么好?整天对着病人苦口苦面的,又脏,医死人就更麻烦。做画家就不一样,人家都是高高兴兴来请你画画,多好!”唐云态度也很坚决。

  就这样,唐云违抗父命不悬壶,从此走上绘画为生的道路。

  可能是自小在药铺中长大以药为伍的原故,花草药物深深地烙进了唐云的创作意识里,他所画的花草都是药材,像菊花、梅花、竹、 芦根、枇杷、芍药、油茶、鸡旦花等等。唐云曾说过:“我希望自己的画如这些药草一样,也能给人一点疗效或滋养,给人一点振奋,让人看了画能获得一点益处,这是我取‘老药’、‘药翁’的寓意。”的确,他的花鸟画生动有致、寓意深刻,倒真有心灵上的药效,看了可以忘忧。

  藏不尽的壶

  唐云好壶藏壶,这是远近闻名的事。记得那是1990年的春天,唐云南下羊城接受了笔者的采访,正在言谈间,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王贵忱先生来访。只见他将一个小包小心地搁在茶几上,带着几分神秘,几分好玩的口吻说:“捎来了”唐云迫不及待地打开小包,掏出几件小物件,放在茶几上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原来,那是一套新出的造型精巧别致的黑釉茶具。与唐先生交往甚密的王先生感慨地向笔者说:“他昨天来看我,见到这套茶具可爱,便淘气地要,他就是好玩。其实,他收藏的8把曼生壶才叫珍贵呢!”原来,唐云的父亲也喜欢收藏茶壶,特别是出产龙井茶的杭州,茶道兴盛,且以收藏名壶“曼生壶”而显示门第的高贵,标榜风雅。不过父亲无缘,连一把入流的名壶都没有。也许是为了弥补父辈的遗憾,唐云从童年起就做着收藏“曼生壶”的梦。

  曼生壶的制作者是陈鸿寿,号曼生。在18l之年前后,他曾当过小县官,非常喜爱紫茗壶,先后设计了18种壶样,请紫砂陶工制作,唐云一见钟情,不忍释手。但朋友开口要价4两黄金。初到上海的唐云,生活漂泊不定,哪有4两黄金买一把曼生壶?但唐云还是筹借了4两黄金,把这壶买了下来,圆了童年的梦。唐云另外的7把曼生壶是解放后分别在古玩市场、古董店、收藏家处得到的。其中有一把,是画家亚明用来装酱油用的,满身油腻,壶嘴堵塞,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唐云见到,他识宝,认出是曼生壶,亚明见他喜欢,便欣然相送了。后来,一位金石名家为他收藏的8把“曼生壶”刻制了一枚“八壶精舍”印章。

  到1992年秋天,笔者借赴上海公差之机,特地往唐府大石斋拜访。这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墙上挂着几幅古色古香的字画,地上摆满了古董陶瓷,稍不小心,就会让人碰着,博古架上摆着几只造型别致的茶壶。主人指点着告诉我们,这几把是曼生壶;这是时大彬制的;这把叫井栏壶、却月壶、百衲壶、石瓢壶、僧帽壶……

  “唐老,这些壶,里面都装有一个故事吧?”笔者问。

  “是呀,收藏不尽的名壶,讲不完的故事,饮茶斗酒,人生皆如此。”唐云先生笑吟吟地说。


摘自《共鸣》季文/文





 


·上一篇文章:齐白石篆刻奇闻趣事
·下一篇文章:黄纯尧“刁难”徐悲鸿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mingren/07211170351CA1F71BGFF9B2HG164I.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