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性情生活 真假难辩的唐寅春宫画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春宫画(或称春宫图)是中国古代性文化的一朵奇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唐寅就是这方面的顶尖级代表人物。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寅少年时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有史料称唐寅为风流才子,其诗、文、画俱佳。
唐寅率性不羁,有时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由于仕途多舛,遂游历名山大川,专门致力绘事,以卖画为生。他长于人物,特别以仕女画见长。唐寅画春宫画与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关系,不单是他风流性格不羁的表现,也可能是对当时官场和社会的虚伪以及礼教的讽刺。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流传颇广,故事虽属虚构,但唐伯虎(唐寅)迷恋女色、常沉湎于温柔乡中却是事实。中国古代的人体艺术是不发达的,因为中国古人忌讳裸体,艺术家不用裸体模特儿,所以中国古代出不了欧洲米开朗琪罗这样的大师。而有人说,唐寅作春宫画,常以他所眷恋的妓女、情妇为裸体模特儿,所以才画得那么传神,那么惟妙惟肖。
《王蜀宫妓图》轴,明,唐寅作,绢本,设色,纵124.7cm,横63.6cm。
《王蜀宫妓图》原名《孟蜀宫妓图》,又称《四美图》,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網·画录》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经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妓图》,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
她们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面施胭脂,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情态端庄而又娇媚。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著道衣的宫妓妩媚之态:“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风尘。”
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仕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颔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四人交错而立,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
唐寅所绘《秋风纨扇图》描绘了仕女亭亭玉立、手执纨扇凝神前望,若有所思。
唐寅所作的一般仕女画,至今传世的有《孟宫蜀妓图》(又名《王蜀宫妓图》)、《班姬团扇图》、《嫦娥奔月图》等,但其大幅绢本的秘戏图至今已不复见,只是在古籍中留下几首清人题唐寅春宫画的诗作。
唐寅还画了一套《风流绝畅图》,共有二十四幅,十分有名,但这套册页早已失传
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徽派刻工黄一明曾根据唐寅的原作摹刻为版画,并且印行于世。二十世纪中叶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他的名作《中国古代房内考》和《秘戏图考》中,曾对此画做了详细的介绍。
唐寅所绘的女性常显得壮健丰腴、圆脸、妖冶,使人联想到唐代美女的形象。唐寅所绘的女性有个特点是“三白”,即前额一点白,鼻尖一点白,下颌一点白,这往往是后人鉴别真假唐寅画的一个标准。
·上一篇文章:古代仕女美态:艳歌笑芙蓉 戏鱼听莲花
·下一篇文章:风流尽显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八位明代仕女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chinash/074619561502B4GD00KIH5CCGH43D4.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佚名 |
吕健 |
薄松年 |
钟磬如 |
马海燕 |
王威 |
徐伟等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