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护我们的国宝 高价回流等于再被盘剥

谁来保护我们的国宝 高价回流等于再被盘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文章作者:晓德  录入时间:07-08-16 18:12:15

    民间力量大于国家声音  

    5月18日,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从大西洋底的一艘沉船上打捞出价值约5亿美元的50万枚金银币。而西班牙方面却第一时间表示,这是一艘西班牙沉船,政府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目的不是保护商业利益,而是保护国家遗产。与国际上不时发生的这些文物归属争议相比,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回流中,却似乎一直鲜有国家的声音,而多数都是通过民间购买来完成流失国宝的回归。“我觉得民间先行比较好。我们可以有主观的愿望,但政府出面操作起来相当复杂。”牛宪锋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据介绍,民间先行,目前的主要方式就是私人购买,或由一些非政府组织出面协调、组织资金购买或在中间牵线搭桥,最终促成国宝回到中国。在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2000年和2003年,中国保利集团与港澳著名企业家何鸿燊先生先后花费巨资,将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和猪首铜像从海外购回。牛宪锋供职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是中国第一家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主的民间机构,2002年10月18日成立后,第二年即启动了“国宝工程”。“国宝工程是为抢救流失海外文物而启动的全面、系统、长期的社会工程。”牛宪锋表示,他们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回赠、回购、讨还等方式,多渠道促成流失海外的国宝早日回归。  

    家底尚未摸清  

    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当年,为了存放法国军队抢自圆明园的文物,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主持修建了中国馆。“有国内专家到了之后说要看看馆藏的中国文物,他们都说不行。”牛宪锋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对方担心中国人看了后会“提出归还等要求”。2002年12月9日,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等19家欧美博物馆、研究所联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反对将艺术品特别是古代文物归还原属国。  

    “我们当时组织了一些专家专门对此做了驳斥。”牛宪锋表示。根据联合国统计,流失到中国境外的文物大约有164万件,分散在全世界47个博物馆。而国内则有专家估计,流散在私人收藏家手中的文物大约是这个数字的10倍!事实上,包括圆明园在内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数量到底有多少,没人能给出一个准确数字。“我们要先摸清家底,那些文物到底在什么地方,他们目前保存状况怎么样。”宗天亮的这个说法,得到了罗哲文和牛宪锋的认可。“要对流失的文物视具体情况分别处理,然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让它们回来。”罗哲文表示,家底一日不清,全面回归就很难。说这番话时,老人像在谈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感伤。  

    狮身人面像胡子如何完璧归赵 

    国宝回归需要有人去踏踏实实地做,但方法必须改变。花钱去赎买被抢走的东西,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两年前,笔者曾经参观过一次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区简直让人震撼。笔者不大懂文物知识,相信很多中国参观者都不是专家,但都能找到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博物馆里都看不到如此丰富的中国文物。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这些文物已经不属于某个人或某个机构,而属于孕育了它的民族和土地。  

    里外里等于被盘剥两次  

    近年来,我们不停地听到国宝回流的消息,无一例外都是在某个拍卖会上花高价购买的。从2002年起,中国正式启动了国家重点文物征集专项资金,由财政每年拨付5000万元用于征集流失海外和民间的珍品文物,迄今已经耗费数亿元。一件《研山铭》手卷就花去了2999万元人民币。这是令人迷惑的,为什么要花巨款去买本来就属于我们的东西?一方面,国宝外流直接源于当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另一方面,在帝国主义的羽翼庇护之下,无数西方人来到中国发文物财,坑蒙拐骗无所不用。《五月槐花香》等电视剧就描绘了这个历史过程中有良知的中国文物收藏者的挣扎。余秋雨不是也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散文,讲述敦煌文物是如何被偷运到海外的吗?我们花大价钱买回来的,就是当年被强盗们抢走的东西,里外里就等于我们被盘剥了两次,我们应该认同这种逻辑吗?促使国宝回归,除了购买,难道就不能有其他的可能吗?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乌鲁木齐发现鱼化石 证明两亿年前这里是水域
·下一篇文章:日本学者无偿捐赠 明本《三国志传》回归国图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artworld/0781618121515GG4ICG8DF1GH4K8CC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