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真实而有趣的书: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
他们是上个世纪的文化名人,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
他们生活在一个命运多舛的国家和一个贫困的战争年代,
他们靠什么来养活自己以及家人?他们的收入从哪里来?
鲁迅、胡适、蔡元培、王国维、周作人、张恨水……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陈明远 出版时间:2007年6月
【书评】
一把真实而有趣的尺子——陈明远《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读后
人文学者、书评人:李阳泉
近年来,学界对于20世纪文化人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渐次呈现出多角度多元化的特点。或借助前些年很难公开的史料、或借助对当事人后代和亲友的访问,很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被发现,大大丰富了这个领域的研究。
著名学者陈明远先生对20世纪文化名人的关注由来已久。他很早便和其中得一些人有很密切地交往,这当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说起他系统地研究20世纪文化名人,尤其是20世纪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还要从陈先生25岁被押送农场改造的时代开始说起。那时候,除了革命领袖著作之外,还有《鲁迅全集》可以看,但是,精彩的部分如小说、杂文部分都被人借走,只有两册簇新精装的《鲁迅日记(1912-1936)》谁都不愿过目,扔在角落里。于是,学数学出身的陈明远先生便在那冷而又冷的角落里,自学这冷而又冷的流水账般的《鲁迅日记》。
若干年以后,陈先生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立刻引起了学界的轰动。有些人不理解,文化人是高雅的,怎么能用经济背景这把尺子来量呢?对此,陈先生没有理会,因为他相信真理,他知道,如果没有钱,就没有鲁迅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这个真理不仅仅对鲁迅先生成立,对所有的文化人都同时成立。
近日由新华出版社推出的《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一书,是陈明远先生以经济背景为出发点对文化人进行考量的成果合集。这本书中,陈先生首次集中呈现了鲁迅、王韬、康有为、章太炎、蔡元培、王国维、周作人、陆费逵、胡适、张恨水、闻一多、柔石、顾颉刚、吴晗等人的经济状况。纵观全书,没有一句臆想猜度之语,有的是满布全书的阿拉伯数字。这些数字的征引,完全来自当事人的日记、文章或同时代人的记载;这些数字的推导和确立则充分参考了当时的物价水平和现今的物价水平,读来真实可信。
如陈先生在此书的最末部分强调,此书的初稿(完成于2000年前后)中1911-1919年的“一块钱”大约折合今人民币45-50元;而到了现在,2007年的人民币1元的购买力约等于2000年地0.7-0.8元,因此,1911-1919年“一块钱”约折合2007年地人民币55-70元……
不同求学背景、不同写作风格、不同政治创见、不同人生境遇的20世纪文化人,都站在陈先生的“尺子”前。这把尺子是真实的,也是有趣的。它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无论是“呼儿将出换美酒”还是“举家食粥酒常赊”,都是真实的生活。至于哪种生活更适合文化人,陈先生没有草草给出一个结论。他留给我们去思考。
事实上,当今时代的文化人,同样难以回避经济的影响。如今的许多青年写作者,面临的是比鲁迅先生那个时代严重得多的经济压力,陈先生的书中披露:191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买了北京八道湾的一座“三进”大四合院,共花费4000银圆,约折合今人民币16万元,大致折合2007年的人民币22万~23万元。而今天,2007年,在北京五环外买一处安居之所,即使最小的房子,也要40~50万,如果要达到鲁迅先生的住房条件,没有3000万元是不能的。而当时,这套房子的总价值相当于鲁迅先生和周作人兄弟二人7个月的薪金总和,今天,相当于一个年轻人500~1000年的薪金总和(以
·上一篇文章:功能被削弱 中国画廊2007年中盘点
·下一篇文章:《花花公子》前摄影师:“裸体艺术”最为诚实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artworld/077268314892GF6509D68JB06DC7K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