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法伯:十年前买中国画时大家说我疯了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章作者:佚名
1995年,谁也并不关注中国当代美术的时候,他就开始购买中国现有画家的作品,那些画家过了十多年就成了世界明星。他所藏的44幅中国当代画作品10月将交付伦敦菲利浦斯拍卖公司举办的“法伯藏品拍卖会”进行拍卖。法伯作为收藏家对时下名扬四海的中国当代美术有什么看法,他疯狂地买画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收藏家,对这些问题请教了法伯先生。
在现代文化的中心纽约曼哈顿聚集着世界级美术收藏家。其中霍华德-法伯(Howard Farber)最近成为了外电新闻的常客,因为他所藏的44幅中国当代美术作品10月13日在国际拍卖公司菲利浦斯(Phillips de Pury& Co)的伦敦拍卖场以“法伯藏品”的名义进行特别拍卖。
法伯原为房地产从事者,1995年退休,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收集了美国20世纪初的近代美术作品,后来成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中国、古巴现代美术作品收藏家。佛罗里达大学美术馆等美国的美术馆正在把他收藏的古巴美术作品进行巡展。他自1995年开始收集的中国作品是王广义、方立均、岳敏君、曾梵志、张晓刚、徐冰、扬少斌等人的作品。当时这些人并未引起任何人的关注,但现在已成了世界明星,他们的作品价格也暴涨了很多。本报用电话和电子邮件采访了现居住在曼哈顿的霍华德-法伯。
问:以美国近代美术收藏家闻名的您突然关注中国当代美术,有什么转机吗?
“我一开始最喜欢的画家是乔治亚-艾琪芙、马克斯-韦伯等美国近代画家。70年代,开始购买他们的作品时,我和妻子帕特丽莎每到周日就去看美展,以此培养看画的本领,而且觉得收集美术作品很有意思。就在当时拿5000美元可以买到相当不错的美国近代美术作品,但过了几年后开始涨价了,5000美元的涨到5万美元,然后又涨到50万美元。贵得再也买不起,因而慢慢失去了兴趣。就在此时,1995年与妻子去香港旅行,偶然进了一家画廊,于是有了个直感——对美术的爱情之旅又要开始了。”
问:为了购买中国作品,是否得出手已收藏的美国作品?
“当然。因为我不是亿万富翁,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现在想起来最可惜的是当时卖掉的马克斯-韦伯1909年作品《喜剧2号(Burlesque#2)》。这是韦伯去巴黎留学师从马蒂斯后回到纽约画的画,如果我家失火,我首先拿着跑的东西就是这幅画,所以我叫它为‘火画(fire painting)’。可是为了买中国画,我把这幅画也出手了。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即使是收藏家也不可能把某一作品永远所有。我们的责任只是保管好这些作品,作品总有一天会去找新家。”
问:10年前几乎没有人对中国当代美术感兴趣,而现在世界级美术馆和画廊争先恐后地展览中国当代美术作品,作品的价格也猛涨。当时你预测到这一点吗?
“一点都没有预料。10年前画商们说我疯了。不知是98年还是99年看到电影导演奥乐佛-斯通在中国画家李伟的画前照的相,那里他写道,‘二三十年后这个作品会闻名于世’。当时我觉得非常伤心,因为我一直以为世界上知道中国作品价值的人唯有自己。(在纽约的亚洲美术馆)‘亚洲社会’有一次让我去作客讨论会说,‘有发言权的只有您一个人’。1995年退休后妻子叫我干点什么,我想做中国当代美术咨询,可是因为没有市场需求做不下去。尽管如此,我仍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自2004年、2005年起,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在拍卖会上的销量开始增加。当时,我第一次想到了这也许是赚钱的绝好机会。而当时正逢中国经济突飞猛涨引起全球关注的时期。”
“确实,最近我常常独自发笑。也许在前生我是哥伦布的表弟吧。我已经让我的妻子在我的墓碑上写‘是我第一次发现的(I got here first)’这样的字。”
问:中国当代美术的哪一点让您如此情有独钟?
“中国当代画家的作品蕴含着类似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近代画家所经历的经验。即,社会、经济的突变。10年前中国的画家就像在美国纽约为了成为演员艰苦奋斗的年轻人一样,生活得异常艰辛。当时,我第一次购买方立均的作品时,其价格为2.3万美元,而去年11月在纽约竞拍中,他的作品以53.12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然而,与安迪-沃霍尔、达明安-赫斯特等西方画家的作品以数千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相比,中国当代美术作品的价格仍然非常低廉。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问:您那么钟爱中国画家的作品,为何此次卖出44幅呢?
“44幅只是我所藏的中国美术作品的冰山一角。我在一年当中,7个月是在曼哈顿度过,冬天5个月是在迈阿密的别墅度过。在这两个家中,都摆满了中国当代美术作品,仓库也存有很多。因为我还在不断购买中国作品,因此应该出售一部分藏品才行。”
问:您收藏美术作品的最大理由是什么?是为了投资吗?
“如果投资是我购买画的主要理由,那现在我应该在医院才是。我非常喜欢画,我是凭第一直觉购买一副画。每个人都有那种直觉。”
问:竞拍、画廊、个人交易等购买作品方式中,您最喜欢哪一种方式?
“因时而异吧。70年代因资金不足,在画廊以1年分期购买。如果在竞拍中购买的话,就必须在30日内支付款项,所以买不起。由于中国作品在10年前没有市场,所以直接从画家手中购买。最近是从中国画家手中直接购买或在竞拍中购买。”
问:韩国的收藏家也对中国当代美术作品颇为关心,请多多给予指点。
“我非常看中一个作品的出处。平时也常常学习相关知识。1995年能够作为参考的书籍只有《中国当代艺术大展》一部而已,当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在读。而如今有关于中国当代美术的书籍及网站多达数百个。其中,我尤为喜欢凯伦-史密斯女士撰写的《当代艺术的玖个文化英雄(Nine Lives)》,该书介绍了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另外,还喜欢阅读《Art Asia Pacific》等杂志及竞拍图录。也许听起来陈词滥调,但购买一副画时,那幅画必须能让你怦然心动才行。并不只是为了装饰,而是用心去购买。”
·上一篇文章:记山东书画家王喜庆:“春江水暖鸭先知”
·下一篇文章:大家都来练书法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art/0782484418KFFGF86B8KJ1GJFGG551.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钱雪儿 |
佚名 |
佚名 |
贾涛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