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的人口下降之谜 用什么来拯救艺术之岛?

鼓浪屿的人口下降之谜 用什么来拯救艺术之岛?


来源:新周刊  文章作者:陈艳涛

筑等体力工作。而本地人,则有自己的一套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这里的人很爱面子,宁可去做收入不多但正规的工作,也不会去做导游,做生意、收破烂。” 一个鼓浪屿居民如是评价。

  “它的本质在不断地衰败”

  郑小瑛十年前在鼓浪屿创办了厦门爱乐乐团,这个乐团如今已是厦门的一张名片。郑小瑛设想鼓浪屿最好的发展前景,却无关音乐,而是营造成一个“爱之岛”,实施“爱”的一条龙服务。作为音乐家的她,认为在这里搞音乐根本不行。交通不方便,观众太少;诗人舒婷抱怨如今住在鼓浪屿岛上生活很不方便,“现在西服都没法洗啊,整个岛上没人洗西服,你想,总共才洗三四件西服,谁会去开洗衣店?”家里的玻璃坏了,只需要简单地镶一下,但老两口却要搬到厦门去,一路扛到轮渡,“哎呀,真是不方便。”

  “鼓浪屿的本质,是一个社区,但现在它的本质在不断地衰败。”赵燕菁认为鼓浪屿的问题不是政府不作为,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所致。比如大量老房子的产权极其复杂,产权不明晰,很多房子不再是私人财产,没有任何保护维修,所有人都在恶性地使用。几百年都保护得好好的深宅大院,在三五十年里就衰败破落了。

  在赵燕菁看来,厦门市政府每年在鼓浪屿上有上千万上亿的投资,这个岛可以说是厦门享受政府投资最多的地方。“ 路更好了,绿化更多了,路灯啊、水啊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好了,它为什么衰落?因为它每一个细胞都在衰落,血管好有什么用?骨头好有什么用?每一个细胞都在烂掉。所以现在鼓浪屿的问题不是政府不花钱,而是在这种产权制度下面,它必然朝着这个路径发展。 ”

  政府花了钱,外迁工厂、疏散人口、增加绿化。但一些业内人士却认为:长此以往,鼓浪屿有可能渐渐沦为普通的,只适于“一日游”的风景区,和张家界、九寨沟等纯以自然生态景观取胜的风景名胜区划上等号。“长期以来,都很少有人认识到鼓浪屿作为风景区的特殊性。它的魅力和特色不在于有多美的山水景色,而在于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和特有的人文资源。 ”厦门市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担忧。

  几十年来的演变发展,鼓浪屿早已从人们记忆里的上流社会变成了平民的天堂,它的平易近民如何能在一夕之间改变?改变之后又有多少人可以享受到这个艺术之岛?作为城市规划专家,赵燕菁给鼓浪屿所把的脉是悲观的。“鼓浪屿的整个衰落是不可逆的一个过程。当你看一个微观细胞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我们的城市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从鼓浪屿这个小岛上,能够折射出我们整个国家城市发展的集体问题。鼓浪屿的困境和北京老城区,和其他的历史名城一样,都在不可逆转地衰退,就是因为产权界定和政府公共收费的途径。”

  一些城市专家将鼓浪屿定义为“典型的衰败型历史街区”,几十年累积起来的问题,根本不可能通过几个大工程来彻底改变面貌。赵燕菁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名城所所开出的药方是:一、通过宣传型拍卖,逐步提升公众对鼓浪屿历史建筑的价值认识。保证新业主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和维修。二、逐步实现以房地产税或物业管理收费为主要财税来源。鼓浪屿今后如果要作为高档别墅区和度假区,就要建立相应的地产税和物业税制度,而不是单纯由政府输血。”

  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评选中,鼓浪屿被选为“全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紧随其后的,是苏州老城区、澳门历史城区、北京什刹海、青岛八大关。“这可以看出人们其实首先是把鼓浪屿当成特色社区,而不是观光景点。大家更认同的,是鼓浪屿作为现代城市的社会生活内涵的认同。”赵燕菁一直主张,鼓浪屿只有作为有人居住和使用的特色社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它的独特魅力才能长期得到保持。

  “古建筑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使用它”——英国保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书法的民间生态
·下一篇文章:汤加丽:让美丽更勇敢 秀玉体风情诱惑(图)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art/075197143974512EC1CHE9HD7G0A8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