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衡

胡佩衡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者莫不事半功倍。”胡佩衡将自己的教育方法归纳为“先难后易法”“分析法”等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还有待我们去发掘和研究。
  胡佩衡又是一位出色的编辑,先后主编了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绘学杂志》、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所的《造型美术》和湖社的《湖社月刊》。特别是《湖社月刊》,从1927年创刊到1937年10年共100期,是20世纪前半叶坚持时间最长的美术刊物之一,始终由胡佩衡主编。该刊介绍了许多古今画家,发表了大量古今绘画作品和画论著作,还旁及书法、篆刻、古董收藏、诗词、青铜研究等,充分显示了胡佩衡宽阔的眼界和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刊物已经成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珍贵文献。

人物轶事

  1930年,胡佩衡在《北楼吾师逝世四周(年)志感》诗中写道:“四年断梦总成尘,每对秋风一怆神。此日明窗净几处,商量笔墨更何人。”表明胡佩衡与金城的师生情谊。被称为北京画坛“广大教主”的金城,以“精研古法,
  博采新知”为原则,指导了一大批年轻画家,内中以胡佩衡最年长,也最早熟。金城的侄子金开英先生回忆说:“先伯教了许多弟子……,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先伯买了一批丈八的宣纸,他给大徒弟们每人一张,让他们自己作稿,他也和他们一起画,交卷后,开了个丈八纸作品展览会,还记得是评了胡佩衡的画为最好。”
  胡佩衡是齐白石的忘年交。1928年出版的第一本齐白石画册,就是胡佩衡编辑的,他在《序言》中称赞齐白石“性爽直,喜任侠,有古烈士风”、“作品之意境深刻而新颖”。30年代初,胡佩衡在琉璃厂创办“豹文斋”,经营书董,编印了许多画册书籍,除了胡氏自己的著作外,还有《大涤子山水精印》、《黄子久富春山居图》、《齐白石画册》、《萧谦中课徒画稿》、《萧谦中山水精册》等等,对弘扬中国书画做出了贡献。
  关瑞之先生披露:1952年9月胡佩衡先生与其他八位湖社画会 、松风画会的国画宗师们一同创作了国作《普天同庆》。毛主席向共同创作的老画家致谢,信中写道:白石先生:承赠‘普天同庆’绘画一轴,业已收到,甚为感谢!并向共同创作者徐石雪、于非闇、汪慎生、胡佩衡、溥毅斋、溥雪斋、关松房诸先生致谢意。毛泽东一九五二年十月五日  。
  当代资深国画家、国画理论家关瑞之先生指出:胡佩衡先生功力深厚,虽入手于“四王”但笔墨更近明四家沈、唐骨法。1949年后胡佩衡先生注重写生和笔墨锤炼,其晚年笔墨更为老道、精湛。胡佩衡先生是早期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成员,他尊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创始人金北楼为师长,但金、胡之间没有嫡传式的师生关系,胡佩衡也没有像其他北楼弟子们冠以“湖”字号。
  50年代以降,胡佩衡谋求山水画的新风格,先后到丰沙铁路沿线(1953年)、广西桂林和湖南韶山(1956年)写生。其中桂林写生,以浓重热烈为宗,成为晚年风格的转折点。如秦仲文所说:“写桂林风景,笔意之辣,气象之厚,青黛之浓,丹黄之粲,都显示出奔放雄奇、与年俱老的画境,而达到他所追求的推陈出新的成就。”具体说,这种新风格的特点是:构图简洁,喜取近景特写,不再有山重水复、重峦叠嶂的景象;笔墨厚重,多以强悍的焦墨勾皴点画;喜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如石青、石绿、铅粉、洋红等。概言之,这些作品用重彩而能写意,独树一帜。胡佩衡对自己的“衰年变法”也很满意,有诗曰:“万寿菊黄又一年,衰年变法气冲天。夕阳无限春常在,树茂山崇晚更妍。”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朱屺瞻
·下一篇文章:唐云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xiandaishj/18111310153780I51E4E8ABD22J09GHF.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