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术大师小样儿:席勒同时向两姐妹求婚图
来源:新世纪周刊 文章作者:佚名 录入时间:08-07-30 16:31:19
作为歌德的挚友,席勒虽不像歌德那样滥情,却因为同时爱上冷莎露两姐妹而出名。而他做的最不可思议的事,就是在一封信中向姐妹俩求婚:“我的佳琳和露卿能彻底满足我的所有欲求。” 之后,虽然席勒只娶了妹妹冷莎露,姐姐冷佳琳却在多次恋爱结婚后,最终回到席勒身边,以一个已婚贵妇的身份,与席勒夫妇生活在一起。而席勒当初所构筑的“三人世界”也没有落空。他去世时,冷家姐妹双双守在床前。 虽没能披上婚纱伴随席勒走上红毯,冷佳琳却以另一种方式诠释了她对席勒的忠诚。席勒过世后五年,冷佳琳出版了第一部席勒传记。为保持这位才子的完美形象,她在书中闭口不言席勒的风流韵事,为此不惜篡改三人的通信。也正是冷家姐妹,为席勒和歌德牵线搭桥,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精神同盟”。 可能是写了太多“八卦事”,有人不免怀疑冯晓虎文字中“戏说”的成分。同为德国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在上海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宋健飞看来,很多人之所以不把冯晓虎的文章称作学术著作,理由恰好是没有“革命性”的发现和评价。“ 作者是在大量的细节中,重组资料,用独有的角度切入,并以个人化的语言呈现大师的浪漫与才情,个性与尊严。”
天才难免被误解 冯晓虎对于德国文化名人的写作并不限于作家。在搜集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时,他发现世人对爱因斯坦的评价,太过神化了。 爱因斯坦教书时是个“蹩脚教授”。当时留下的资料记载,他授课时思维跳跃的程度,类似于从东山琉璃直接扯到西山猴子,且经常抓住某个问题大发感慨,离题万里。几十年后,杨振宁有幸听了一堂爱因斯坦的课。他直言自己根本没怎么听懂。 爱因斯坦晚年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曾提出相对论的科普版定义:“如果你和一个美女一起坐了两小时,你会认为仅仅是一分钟;如果你在通红的火炉上坐了一分钟,你会认为已经过了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科普版一出,世人马上给爱因斯坦加了个“幽默大师”的头衔。其实这根本不是幽默。据爱因斯坦留下的资料,他只是想“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解释”。可是,作为一个“蹩脚教授”,他的科普演说被世人彻底误读了。 说到私生活,爱因斯坦和老婆吵架后说的负气话,也未见得比常人圣贤多少。他曾在一张满是图示和计算公式的纸上,给妻子罗列了一系列苛刻条件,诸如:你要负责将我的衣服整齐地放好,一日三餐送到房间。 当然,生活中的寻常与平庸并不影响爱因斯坦成为一个大师。26岁前他便写下5篇改变整个20世纪物理学面貌的论文。正如宋健飞教授评价:“你不会因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 在德国的众多文化名人中,被误读的又何止爱因斯坦一个。对于尼采,冯晓虎的评价是“他比窦娥还冤”。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都是德军士兵指定的必读书籍。然而,尼采的“法西斯主义教父”形象,却是被妹妹——种族主义者伊丽莎白一手“炒”成的。 在尼采死后十一年,伊丽莎白根据尼采遗稿片断,在大肆篡改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一系列尼采著作。在她的成功运作下,尼采哲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了纯粹的法西斯主义教材。希特勒也曾为尼采档案馆捐款,以兹纪念。 大师离我们并不远 在冯晓虎看来,每位大师都有着凡人的小情趣、小智慧、小可爱。比如巴赫,冯晓虎说他是“德国音乐界跳槽王”,一生都在争取加薪。而他也因一次“加薪斗争”被投进监狱。 巴赫枯坐狱中实在无聊,于是提笔写起了管风琴众赞歌。按他的计划,要在牢中写满一百六十四部,涵盖整个新教教历节日。然而,不到四周,巴赫就被释放。计划中的一百六十四部只完成了四十六部,后合编成集,即赫赫有名的《风琴小唱》。 致于风流倜傥的海涅,在德国文化史中,早有人说:“他凭着《歌之集》情倾德法,艳满欧洲。而他的女人,还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妓女。”海涅对女性的看法也让很多女权主义者意见很大,经常引用他的言论抨击他,如“总的来说,思考不是女人的事儿”。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海涅,在临终时却嘱咐身边人将他葬到离家近些的地方。原因是,他怕老婆玛蒂德“这个胖孩子上坟时走得腿软”。 其实冯晓虎笔下的大师,“小样”里还是藏着“大”的。比如,爱因斯坦为了表达自己的反战决心,毅然与德国一切机构断绝联系,奉还德国国籍;而歌德在创作上从不敢懈怠,称自己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近现代哲学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康德,直到47岁才当上哥尼斯堡大学的正式教授。在此之前,尽管他在学界早已声誉卓著,无奈只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教授空缺总也轮不上他。但是,康德却对此却毫不介意,他始终坐在书桌前安静地做学问。他相信厚积终会薄发。 “这些大师,更像是文化英雄。他们比常人多的,只是一些勇敢与坚持。”冯晓虎说,在他心里,大师就是凡人。而凡人,都是大师胚子。
·上一篇文章:从传统观念的脱离 “动荡时代”的德拉克洛瓦
·下一篇文章:英历史学家称达芬奇众多发明系抄袭中国古籍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world/087301631196D24D6DDKBH33K15CD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