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传统重当代 中国书画离国际市场多远?
来源:北京商报 文章作者:李瀛等
吴冠中作品
10%国画被外国人购买
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和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市场有限公司与潘家园旧货市场也就相隔100多米,这三个收藏市场里除了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真迹外,还有不少当代名家的画室和专业的书画销售机构。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真迹自不必说,近现代大家的书画作品比比皆是,而且经常能碰见书画名家在店铺里面当场作画。这里的书画作品价钱几千的有,几百万的也有。来这里购画的人有一部分是外国人,来这的外国人又分三类,一是驻华使节的家属;二是旅游团带来的外国游客;三是专做中国古董生意的外国商人。但是外国人购买者的比例并不大,大概也就只有10%左右。虽然中国当代的书画作品富有中国传统风格,这些国画有欧洲油画、版画所没有的浑然天成,没有油画的亮丽,却不失淡雅风情,少了版画的铁骨铮铮,却柔美清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写意风景,随意中带着“意到笔不到”的味道。但是对外国人来说,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吸引力远不及瓷器、铜器等物件。高端的当代书画作品他们不懂也就不会花钱去买,低端的买来也只是拿着当做玩物,送人不够档次,带回国也没地方去挂,所以不如不买。还有一部分是收藏家,这些藏家对古代的珍品有心为之,但是缺乏经济实力。店里的这些画作自然比古代珍品便宜不少,而且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虽然当下是油画当道,但中国书画在中国国内市场始终吃得开。购画的人中,数量最多的是送礼,给亲戚朋友祝寿或托人办事,书画作为礼品,比起吃的用的来,确实要有格调得多。
国外市场认可当代彩墨中国画
据旅居美国多年、曾任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的画家赵准旺介绍, 以他在美国居住十几年的经验发现,国外的人对中国的传统绘画了解得非常少,因为很早的宣传和书籍的介绍,他们对宋元绘画了解比当今的书画作品更多,也还比较认同。外国人脑中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那些才是真正的中国画,这当然是一个误区了。他观察到美国人对当代彩墨作品、特别是色彩比较重的中国画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他们有买画的欲望,赵准旺就在美国卖出很多类似的作品。
他表示,当代彩墨中国画在国外是有市场的,但需要去磨合,符合本地区的需求。如法国人和美国人审美要求就不同,就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变化。美国人通常将绘画艺术品列为几档,油画是他们眼中最正宗的艺术类别了;而中国画那边就被叫做水墨,在美国人的观念里类似于水彩,所以总是跟水彩画摆在一起。像刘小光的画是摆在油画区域里,属于装饰的重彩画,根本也不洇,画面很厚重,又做很多装饰线,丝网印刷的线都是有厚度的,被人认为可能是东方的一种新的流派,就应该归为油画范畴里的。
文化隔阂挡住90%国画作品出国
赵准旺说:“我刚到美国时,把自己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带过去,美国人说,您的画很好,但是不适合我的画廊。”因为中国画不是一种画种,彩墨画、水墨画的概念还可以,而中国画的概念太笼统了。“我们叫惯的‘中国画’的名称在国外却不被接受,你要跟老外讲,我是国际性的彩墨画,用宣纸、毛笔、墨来做主要工具绘制的他就能接受。但说实话,能够打通那个市场卖中国画的人不是很多。中国画家想借此谋生不那么容易。”去创造一种彩墨或水墨风格适应国外市场是一个艰苦过程,现在随便翻一本国内名家的作品能有90%到国外是没有市场的,不是画得不好,而是由于文化的隔阂。所以要想走出去,作品就要具备国际性。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当下创作的国画作品则比较少见。这个现象其实说明,国画不仅在创作上和整个时代脱节,其市场和当代艺术也完全是两个陌生的系统。推动国画创作的变革,随即就能整合国画艺术市场,并进一步将中国的现代国画推向国际艺术市场。可以想象,当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国画不再全然是山水、墨竹、花鸟,而是有相当部分观念作品的时候,对天价油画望而生畏的国际买家该何等欣喜。
·上一篇文章:画家控诉中国画廊像"菜贩子" 没耐心讲究短平快
·下一篇文章:书画市场探秘:北京书画市场的蛋糕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124131836437B7G10DK108BI42J5H4K.htm
相关内容
应妮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伍永健 |
陈子夏 |
盛 峥 |
李鹏 |
屈海齐 刘旭 |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