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个字能卖多贵:王羲之和爱他的帝王们

41个字能卖多贵:王羲之和爱他的帝王们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文章作者:佚名


    双钩填墨的技术始于唐朝,主要是宫廷用作为一些重要的藏品保存副本,也有记载皇帝会命人制作一些珍贵藏品的副本赏赐给大臣。双钩填墨非常耗时耗工,不仅技术要求很高,失败率也很高,所以非一般百姓能够进行,只在皇宫中才有。其方法主要是将原作向光放置,如贴在窗户上,然后用很薄的油纸(不透墨,防止污损原作)覆盖在原作上将其摹搨下来,然后再以油纸作为中介,转搨到普通的纸上。

    而临写是指直接照原作临摹下来,它不如双钩填墨忠实原作,但气韵会比较流畅。拓本和刻本则是指将原作钩摹下来之后,再转刻到石头或木头上,再印刷出来。

    “前两种复制方式复制出来的都是墨迹本,白底黑字;后两种则是印刷本,黑底白字。”胡妍妍介绍说。

    “日本有两件王羲之的双钩填墨的高古摹本,所以他们专门做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把作品放得非常大,之后就可以看到其中非常细小的笔触,有的比头发丝还要细。正是因为是这样一点点描出来的,所以书法中有很多飞白和藕断丝连,双钩填墨都可以表现出来。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仿制品、赝品,它完全是古人的一种再创作,所以自古双钩填墨就有‘下真迹一等’的赞誉。”胡妍妍说。

    帝王最爱王羲之

    王羲之的作品历代都被人珍视,在古代就已经价值连城,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与历代帝王的推崇也有很大关系。甚至可以说,王羲之是因为历代帝王们的推崇,才有了任何书法家都没能拥有的“正宗”地位。

    最初重视王羲之的皇帝是南朝的梁武帝。于是,在王羲之身后100多年的梁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王”风潮,王羲之书法地位由此确立。梁武帝共搜集了“二王书法”(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作品达15000多件,但是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留存很少。

    南北朝时期的晋武帝、元帝、宋明帝、齐高帝、齐武帝也都喜爱书法,于是当时的史书就有“天下珍之”、“诸王皆求不得,处处追寻”的记载。

    但是,真正将王羲之推上“书圣”神坛的关键人物,则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可以称得上是“最爱”王羲之的皇帝了。他不仅以帝王的权势确立了王羲之书法的“正宗”地位,还开展了举国上下甚至扩至海外的“尊王运动”。

    《旧唐书·褚遂良传》中曾有记载,唐太宗曾下令让臣下 “用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一时之间,“天下争赍古书,诸阙以献”。最终,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内府共收罗了王羲之书法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二八卷。当时君王喜爱王羲之几乎尽人皆知,于是王羲之的真迹在民间几乎片纸只字难求。

    唐太宗还留下了“智取”《兰亭序》的故事。《兰亭序》是王羲之一生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连王羲之本人也认为《兰亭序》已经达到了“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境界,所以特别叮嘱后代,要作为“传家之宝”悄悄珍藏。

    后来,《兰亭序》真迹传至王羲之的七世孙手中,这个七世孙做了和尚,人称智永和尚,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之一。由于智永和尚并无子嗣,所以就将《兰亭序》传给了弟子辨才。

    但是,《兰亭序》不在江湖,江湖却到处都是它的传说。作为王羲之超级粉丝,唐太宗当然也一直心向往之,他曾三次下旨向辨才索要《兰亭序》,甚至以杀头相逼,但是辨才就是一口咬定:自己根本没见过什么《兰亭序》!唐太宗很无奈,又寝食难安。于是,宰相魏征向唐太宗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称此人足智多谋,或许能“智取”《兰亭序》。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画坛揭秘:吴昌硕当年收入超过蔡元培
·下一篇文章:苏东坡定州轶事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mingren/101026172310D0B2777BK9D9B2DGHH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