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艺博会如何炼成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文章作者:佚名
TEFAF的中国野心
在2013年的展会期间,3月19日,TEFAF发布了一个轰动全球的消息:TEFAF将与全球最大拍卖行之一的苏富比公司合作,通过苏富比与北京歌华美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中国推出“TEFAF北京2014”高端艺术博览会。
“TEFAF一直积极回应全球艺术市场的动向,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艺术市场之一,我们觉得现在正是时候进一步在中国发展我们的业务了。”简森对2014年的北京博览会充满期待。据记者了解,在此之前,TEFAF并没有在欧洲之外的国家举办过TEFAF的卫星展会(Satellite Fair)。
其实,TEFAF很早就开始注意到中国藏家,TEFAF官网特意推出了中文版就是个最好的例证。最近几年,参加TEFAF的中国藏家的身影也越来越多。“相对于TEFAF整体客人规模来讲,来自中国的藏家绝对数量还是比较小的,不过每年中国客人的数字都是在稳步增长的,而且他们一出手通常都是大手笔。”简森说。
在去年的TEFAF上,一个中国100多人的藏家团“扫货”超过一个亿人民币,曾经掀起了不小的涟漪。“今年的数据我们并没有统计,但我感觉很多中国客人还是有不错的收获的。”徐晓玲说。
“尽管每年TEFAF的参展商中都会有二十几家经营中国古董的,但比较可惜的是,在TEFAF尚没有中国参展商的身影。”简森说,“我曾经到北京和上海考察了一些古董商和艺术机构,我们希望中国的古董商和艺术品机构尽快成长成熟,然后来到马斯特里赫特。”
对话TEFAF主席本·简森
给中西方一个“睁眼看对方”的机会
《中国经济周刊》:每年TEFAF都会推出一份年度《艺术市场报告》,今年的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达430亿欧元,比2011年降低7%。报告将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归于中国市场的萎缩,因为中国市场2012年的总销售额为106亿欧元,比上年同期降24%。您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下降?
本·简森:我觉得中国市场销售额虽然在下降,但这并不是坏事,因为这也表现出中国市场在日趋成熟和健康,人们购买艺术品做投资所用的情况日渐消减,藏家们对艺术品的欣赏在逐渐保留下来,这也是中国市场和中国藏家成熟的表现。
《中国经济周刊》:您对中国藏家有什么样的印象?
本·简森:我见过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他们学识渊博、态度严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并不是只购买中国艺术品。很多中国收藏家来到马斯特里赫特,他们购买日本艺术品、俄罗斯艺术品,也购买19世纪欧洲艺术作品。但他们确实尚未真正了解西方艺术品。艺术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形式。但我发现中国人非常善于学习,前年我在北京,发现在首都博物馆[微博]有梵高的展览,而大部分中国人都非常了解梵高其人。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艺术品在TEFAF中的购买群体是以中国人为主吗?
本·简森:其实大部分中国艺术品的买家还是欧洲人,不过最近几年,中国买家日渐增多。在西方,也有很多人喜欢中国艺术,很多人收藏中国艺术品。在欧洲,人们特别喜欢收藏明清时期的艺术品。
《中国经济周刊》:您为何会把TEFAF卫星展会选定在北京,而不是作为亚洲地区艺术品交易中心的香港或者其他地方?
本·简森:香港有太多的艺术品展览,相较于香港,我认为中国内地的艺术品市场在未来将更显重要。我认为将西方艺术品带到中国大陆将有助于人们认识西方艺术并提供接触西方艺术的机会。如果我接触到的信息无误的话,中国很多人对西方艺术感兴趣是因为他们鲜有机会接触西方艺术。如果我们将西方艺术品带到中国,那将是一个全新的局面。这是个长远计划,实施也将困难重重,因为这是双方“睁眼看对方”的过程。
《中国经济周刊》:您对2014年的TEFAF北京艺术博览会有何计划和期许?主要会带哪些展品去北京?
本·简森:TEFAF(北京)将提供广泛的博物馆品级艺术品,如大师画作、珠宝首饰、钟表和西方艺术品,当然也会包括现阶段在中国罕见的现当代艺术品,它们将由检验品质、真伪、保存状况的国际专家审核。精益求精、力求高尚和优雅是TEFAF的核心价值,也是TEFAF被推崇为顶级艺术博览会的原因所在。
·上一篇文章:故宫古书画修复探秘 图
·下一篇文章:探访记忆丹麦文化的最高殿堂--丹麦国家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artworld/134161014430I574G0K8JH0776DA35C.htm